周屿就这么“临时借宿”在林望舒家。
一住,就住了整个春天。
孔子云:食色,性也。
饮食和情爱,历来都是人的本性使然。
所以那段时间,是后世生育率最高的几个月。
也是,全民在家进修厨艺的“奇迹时段”。
抖音上全是做凉皮的,朋友圈流行的不是全妆自拍,而是电饭煲拉丝芝士蛋糕。
而林望舒偏偏就爱吃肉松小贝。
虽说女明星不是有着很严格的身材管理嘛,一天最多也就吃一个。
也不能天天吃。
但她馋啊!
嘴馋又手痒。
非要自己动手试试,结果屡战屡败、惨不忍睹。
整个厨房就差没被她给炸了。
于是,周屿出手了。
周屿这个人,做什么都带点科研精神在的。
要不就不做,要不就做到最好。
那个时候,周屿曾一边啃着这块小贝,一边研究它的配料、切面、沙拉比例、口感层次。
不断搜索资料,不断的尝试配方比例的调整,从而探索出了最优的配方。
研究到后来,顺带还看了不少鲍师傅相关的文献。
从品牌营销到市场推广,甚至连产品生命周期和用户复购行为都能讲一套理论出来。
到最后,他能用一整份PPT告诉你:为什么肉松小贝可以成为“中式烘焙第一入口单品”。
不过从某种程度来说,林望舒还算是周屿学习肉松小贝的师父嘞。
毕竟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不是因为她,周屿也不会去研究这个和自己工作八竿子打不着的东西。
虽说,这个师父确实菜的过分了。
当然,选择做肉松小贝。
周屿也是有进一步考量的。
不仅仅是因为这玩意儿是他为数不多真·熟练掌握的爆款单品,
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嗅觉为王的时代,
一款足够香、足够上头、能炸穿空气的单品,
才是能为晓英酒楼打开新局面的第一把钥匙。
现在的面包店,大多还停留在无水蛋糕、蜂蜜古早、吐司这一类传统品类。
口味固然稳定,但花样还没彻底打开。
要知道,后世的面包店,那是真卷疯了
可以说一天出几十个日抛新品。
今天还新品,明天就绝版。
而且每每路过一家,味道更是一家比一家香的离谱。
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味。
连狗都在门口舍不得走。
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