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后世不知从哪年开始,《晴天》忽然就爆火了。
冲上各大音乐平台周董主页播放量的第一名,甚至盖过了《七里香》和《青花瓷》。
那时候,许多周屿这样的“老歌迷”重新回头听这首歌,
就会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觉。
就像一觉醒来,忽然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午后。
阳光洒在旧教室的木桌上,桌上堆着厚厚的课本和练习册,
她坐在你前排,垂落的发丝被阳光晕染成淡金色,如梦似幻。
耳机里是《晴天》,
风里夹着粉笔灰和橘子汽水的味道。
回到了还是少年的时候。
又一次见到了那个无疾而终的、谁也没追上的初恋。
当然,周屿没有这种“初恋”。
但这一刻,他还是生出一种仿佛回到十几岁的错觉。
“等等,不对啊——我现在就是十八岁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想到这儿,周屿忍不住笑了笑,摇了摇头。
然后推门走进了店里。
还没等他张口,就有熟脸打起招呼——
有喊“小周”的,有喊“老周”的,
有直接叫“周屿”的,
也有笑呵呵一声“哟,小伙子来了啊”的。
都是老客人了,来多了,认人也熟了。
开店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
你每天都会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有孤僻沉默的,有滔滔不绝的,
有点单犹豫十分钟的,也有见了你就聊八卦的。
更何况,周屿连着干了两周的“满勤杂役”,
元老级别的老顾客们哪一个不认得他?
有时候他要是没出现,客人反而不习惯。
一定要找他说几句,唠上两句,才觉得这杯奶茶“喝得踏实”。
其实换做上辈子,周屿打死都想不到,
自己会开一家奶茶店,
还开得这么讲究、这么精致。
但也确实如果不是考虑和隔壁书店产业联动,
再加上他“疫情奇迹时刻”修炼出来的技能树实在有限,
他根本不会考虑这条赛道。
毕竟,以前他最不能理解的,
就是那些梦想“开一家小资咖啡店”的人。
尤其是那种:
复古木桌、文艺灯泡、书架摆满摄影集,再放个苹果电脑装模作样敲敲字的那种店。
——不好意思,老子真的对文艺小资过敏!
可现在……
周屿感觉自己能理解一点了。
在店里打打下手,和一些熟客聊聊天。
时间过去的很快。
转眼就到了晚上,学生们放学,即将迎来高峰期。
不过周屿却没有继续待着了。
现在人手充足,他在不在都没所谓。
而且,他也明白,
这家店不能永远绑在自己身上,总是该放手的。
所以下课铃声一响,
他便骑上车,穿过熟悉的巷子,往家的方向骑去。
回头的时候,天色刚暗,
街灯才亮,整座城市像是被谁轻轻切换到了“夜间模式”。
奶茶店门口,罗京还站在原地。
穿着那套略显臃肿的“奶茶杯”人偶服,
在风里摇摇晃晃,像个倔强的路标。
但这会儿,“奶茶杯”居然还蹦蹦跳跳地动了两下,
似乎情绪高涨,
还伸出手,拉住了一个路过的女孩。
周屿下意识多看了一眼——
定睛一看,也是熟人。
一个是徐幼音,五班的数学老师兼班主任;
另一个是唐若琳,五班的英语老师,一位高冷御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