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会儿被路边草丛惊起的蚂蚱吸引,“嗖”地扑进去,扑腾得草屑乱飞,再钻出来时,嘴里空空却昂首挺胸,仿佛立了大功;
一会儿又突然停下,支棱起耳朵,歪着头,专注地听着稻田里此起彼伏的蛙鸣和树上的鸟叫,黑亮的眼睛里满是好奇。
路过村口小卖部,几个村民正坐在门口闲聊。
“哟,振华,遛大黄呢?”
坐在石墩上的老根叔卷着旱烟,眯眼打量着,
“好家伙,这狗越长越排场(威风)了!瞧这毛色!”
柜台后的翠花婶嗓门洪亮地接话:
“可不是嘛!振华,你给大黄吃啥好东西了?瞧这精神头,这眼神,跟能听懂人话似的!比俺家那傻狗强多了!”
她语气里是真切的羡慕。
刚打酱油出来的李寡妇也停下脚步,温声说:
“这狗看着就通人性,精神。”
大黄似乎听懂了夸奖,在周振华示意下,乖乖坐在他脚边,昂首挺胸,金色的鬃毛微扬,眼神温顺又带着点小得意。
“根叔早,翠花婶早,李婶早。”
周振华笑着打招呼,
“也没喂啥特别的,可能就是它自个儿爱跑,筋骨壮实点。”
他拍拍大黄的头,大黄立刻亲昵地舔舔他的手,引得翠花婶又是一阵啧啧称奇。
“听说你前儿个网了不少大鱼?好家伙,村头老张家秤了说净重快五十斤!可把大伙儿眼馋坏了。”
老根叔点上烟,慢悠悠提起这两天村里的热点。
“运气好,碰巧了。”
周振华简单应道。
“你这运气最近是挡不住啊!”翠花婶快人快语,“
先是鱼,再瞧你这狗养的,还有你那瓜地……”她话没说完,意思大家都明白。村里日子平淡,谁家有点新鲜事儿,立刻就成了大家伙儿茶余饭后最好的谈资。一条大鱼,一只野猪,都够议论好几天。
周振华最近接连的“亮点”,自然让他成了焦点。
寒暄几句,周振华带着大黄离开。身后还能隐约听到翠花婶跟李寡妇说:
“你说振华这孩子,是不是要走运了?瞧着气色都不一样……”
出了村子,土路更安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