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外围技术顾问”的身份后,银辉在泽塔的临时据点迎来了一位“客人”——琳娜博士派来的助手,一个名叫艾拉的年轻研究员,负责与他进行初步的工作对接,并送来了一些关于观测站的非核心资料和……那个“动态信息几何体”的原始数据包。
“星焰先生,博士希望您能先从解析这个几何体入手。”艾拉是个充满活力的女孩,对银辉这个神秘的“技术大牛”显得十分好奇,“这是我们目前遇到的最难破解的信息结构之一,内部似乎蕴含着某种自指循环和动态加密算法,常规手段完全无效。”
银辉接过数据存储单元,点了点头:“我会尽力。”
送走艾拉后,银辉立刻将存储单元接入了他工作室经过强化的信息处理终端。他没有直接连接几何体本身,在不确定其是否存在隐藏风险前,他更倾向于先研究数据副本。
终端屏幕上,庞大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那并非简单的二进制代码,而是由无数多维向量、拓扑关系和能量态符号构成的、极其复杂的动态信息结构。它确实如同琳娜博士所说,内部充满了自指悖论和不断变化的加密层,如同一个拥有生命的、不断编织又拆解自己信息的迷宫。
换成任何一个常规的信息专家,面对这种结构,恐怕都会束手无策,甚至可能被其内部蕴含的逻辑陷阱导致思维紊乱。
但银辉不同。
灵魂深处的“逻辑火种”仿佛被注入了兴奋剂,以前所未有的活跃度运转起来!这几何体的信息结构,虽然复杂晦涩,但其底层逻辑与“逻辑火种”同源,甚至可以说是“逻辑火种”某个古老分支或简化版本的具体应用!
银辉的意识沉入数据流中,不再试图用常规的算法去强行破解,而是如同一个归乡的游子,自然而然地“理解”着这片信息迷宫的“方言”和“建筑风格”。
“秩序火种”提供着宏观的结构框架认知。
“逻辑火种”则如同本能般,引导着他的意识避开那些逻辑陷阱,沿着信息熵最低、也最符合“架构者”美学规范的路径,向着几何体的核心区域深入。
“律法之种”的力量则确保着他的意识在这个过程中,不会被同化或迷失,始终保持独立的判断力。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他并非在“解密”,更像是在“阅读”一本用特殊语言写就的、会自动翻页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