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鸦号”将引擎功率推到极限,如同在巨兽阴影下挣扎的飞蛾,沿着一条由巨大残骸构成的、相对隐蔽的路线,艰难地向着求救信号源迂回前进。越是靠近,那股来自“吞噬者”的恐怖威压就越发清晰,仿佛无形的重力,压迫着每个人的神经,连飞船的金属骨架都在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银辉的感知全力张开,既要规避沿途的危险,又要时刻关注着那头巨兽的动向。他能“看到”,巨兽那庞大的身躯所过之处,无论是小行星还是战舰残骸,都被那巨大的漩涡口器产生的引力场捕捉、拉扯、粉碎,最终吞噬进去,连一点涟漪都不会泛起。那是一种绝对的、令人绝望的湮灭过程。
终于,在穿越了一片由某艘巨型殖民舰断裂船壳形成的“峡谷”后,他们的目标出现在了舷窗前。
那并非预想中的一艘飞船,而是一个……依托于一块极其庞大的、类似旧时代移动船坞核心模块建造的临时避难所!它像一座孤城,镶嵌在一块小行星的断面上,外部覆盖着层层叠叠、显然是后期加固的粗糙装甲板,上面布满了战斗留下的焦黑痕迹和巨大的爪痕。几门造型古老、但口径惊人的要塞炮从装甲板的缝隙中伸出,炮口指向远处缓缓逼近的“吞噬者”阴影,但没有任何开火的迹象,似乎能源已经枯竭。
孤城的表面,可以看到微弱的灯光在闪烁,如同风中残烛。而那断断续续的求救信号,正是从这里发出。
“检测到极低能量反应,生命信号……非常稀疏,主要集中在核心区域。”奇诺的声音带着一丝悲凉,“他们的防御……几乎已经崩溃了。”
“尝试建立通讯,使用通用问候码和‘架构者’基础识别信号。”银辉下令,同时操控“渡鸦号”小心地靠近。他不敢直接降落,而是悬停在一块靠近孤城、相对稳定的巨大残骸后方,借助其躲避“吞噬者”可能存在的感知。
通讯请求发出后,经历了漫长的几十秒等待,一个极度虚弱、仿佛随时会断气的声音,才断断续续地回应,使用的是一种混合了古老贸易语和“架构者”语词汇的蹩脚语言:
“……外……来者?……信号……陌生……但……有……秩序的气息……”
“……快……离开……这里……‘葬骸星’……要醒了……我们……失败了……”
“……带走……‘火种’……求求你……带走……‘火种’……”
“葬骸星”?是指那个“吞噬者”吗?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