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春风不渡,心门已开

他长长吐出一口浊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转身对管家沉声道:“取来那盒南海夜明珠,备车,送还宫中。再附上老夫短笺一封。”

管家取来笔墨,刘侍郎挥毫写下八个大字:“老臣无功,不敢受赏。”

与此同时,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停在张大臣府邸后门。

胡宫女趁着给张夫人送安神汤的机会,在张大臣耳边低语:“大人,刘侍郎府上昨夜焚香祷告,奴婢隐约听见,他念的是‘愿守公义,不负苍生’。”

张大臣端着茶盏的手微微一顿,**触觉**——滚烫的茶水溅在指腹,他却浑然不觉,眼中精光乍现。

(转场优化:)

街头的欢呼声随风飘远,落入城南一角幽静小院。

烬安亭檐角铜铃轻响,仿佛回应着民心所向。

烬安亭内,春意盎然。

苏烬宁指尖轻捻,将一份誊抄的密信副本在烛火上引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视觉**——火焰初起时橘黄,继而转为幽青,一如那夜刘府烧信时的异象。

**嗅觉**——空气中浮起一缕极淡的青莲香气,与药瓶上的标记遥相呼应。

**触觉**——她指尖微蜷,感受着火苗跳跃的热度,却不曾退缩半分。

“此人已去其利刃,存其风骨,算是我方半个盟友了。”黄谋士抚须笑道,“小姐,是否该趁热打铁,再推一把,让他彻底归心?”

“不。”苏烬宁轻轻摇头,眸光望向窗外初绽的梨花,清冷而深远,“我要的,不是他选择站在我这边,而是让他觉得,他自己选择了这条唯一正确的路。”

她转过头,声音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传令下去,命城南我们控制的几处粥棚,即刻扩设三处,全部挂上‘昔年西北赈款受益同乡会’的牌匾。再让青鸢去寻几个当年受过那笔赈灾款项恩惠的灾民后代,安排他们入京,于万民之前,叩谢刘公活命之恩。”

她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宫墙,望向了太液池的方向:“人心如水,导之则流,堵之则溃。陛下想用权势筑坝,我偏要为他开渠,让他看清,这天下民心,究竟流向何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修正时间线错乱:)

数日后,早朝钟响,文武百官身着朝服,穿过薄雾,鱼贯步入金銮殿。

朝会尚未开始,殿外忽有骚动——吏部尚书张大臣手持一本边角泛黄的旧账册,越众而出。

就在此时,乾清宫内,气氛冰冷如霜。

“砰!”

奏案被一股巨力掀翻,奏折、笔墨、玉器散落一地,发出刺耳的巨响。

萧景珩胸膛剧烈起伏,俊美的面容因怒火而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