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从长计议

赵德昭故意面露难色,躬身行礼道:“儿臣绝不辜负父皇的器重。不过陆子扬不仅是儿臣的副手,还是和州知州,父皇还让其节制沿江诸州的粮草调度,权力实在过大。如果我二人意见相左,敢问父皇该听谁的?”

“自然是听他的!你自己有几斤几两,心里没数吗?” 赵匡胤冷哼一声,语气毫不客气,随即又厉声斥道,“此去淮南,你给朕多看着、多问着、多学着!回来后朕自会细细考察,若是让朕不满意,仔细你的皮!”

说罢,他转头看向陆子扬,脸色瞬间温和下来:“子扬,朕对你向来放心。此番前往淮南,德昭虽是转运使,名位在你之上,但论实务调度,朕更倚重你。他有做得不妥的地方,该劝就劝,该拦就拦,不必顾忌他的皇子身份。他要是犟着不听,你只管修书递回京来,朕替你撑腰。”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赵匡胤这分明是在给自己儿子铺路。陆子扬心中感慨万千,官家对自己既有知遇之恩,又有维护之情,自己定要将此事办得妥帖周全,方能报答这份信任。

不过既然是自己说了算,那就好办了,而且自己又加了道保险,想必这趟差事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他只要在一旁带着,不给自己添乱就行。

想到这里,陆子扬恭声道:“官家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办妥此事,不负官家圣恩。皇长子殿下年少聪慧,天资过人,臣能伴随在殿下左右,实乃莫大荣宠。”

赵匡胤闻言龙颜大悦,欣然道:“好!朕就放心了。你二人既是君臣,也该做朋友,当同心同德、互敬互信,切不可因些许小事心存芥蒂 —— 这对平定南唐的大业,对我大宋的江山社稷,都至关重要。”

陆子扬心中一震,赵匡胤好像知道些什么,见其目光灼灼的盯着自己和赵德昭。两人赶紧跪地,齐声道:“臣(儿臣)谨遵圣训,誓同心协力,不负天恩!”

“嗯,德昭,你先下去,朕还有一些话跟子扬说。”赵匡胤对其摆摆手,打发了他之后,脸色沉了下来,眼睛锐利的看着他道:“子扬,你说说王姝屏的事。”

陆子扬脸色一变,不知赵匡胤这是何意,心中思绪翻滚,最后豁出去似的说道:“回禀官家,我和姝屏已有了白首之约,臣此生非她不娶。”

赵匡胤重重的哼了一声,沉着脸喝道:“你好大的胆子,你不知道她是与德昭有过婚约之人吗?你竟然敢在朕面前大放厥词,你不要以为自己有些功绩,朕就不会治你的罪。”

“臣不敢欺君,臣说的都是事实。”陆子扬头直起身来,脸色平静,坚定地与其对视。

赵匡胤眼神凌厉的看着他,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仿佛要将人从里到外剖开看个通透。见他脸色紧绷,神色有些慌张,眼中却没有一点退让的意思,他心中不禁暗叹:又是个犟种,倒也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