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垂拱殿。
赵匡胤坐在龙案后,指尖捏着一份奏折,龙眉微皱。
这是御史台连夜递呈的奏本,上面白纸黑字写着:宰相赵普私从陕西采买大批违禁木料,一半用于扩建私宅,另一半竟让府中奴仆在汴京城内公然叫卖牟利。
奏本上连木料的规格、采买的商号、叫卖的街巷都写得一清二楚,绝非空穴来风,看来并非空穴来风。只要自己下旨彻查,肯定会查出什么,不过如何处置赵普,自己倒是要好好斟酌一下,赵匡胤默默地想道。
前几日前方八百里加急奏报,朱令赟的水师竟然全军覆没,当时自己看到奏折半天都没回过神来,直到听到这一切尽然是陆子扬所为,而且还是些运送粮草的船只时,自己真不知是该喜还是该惊。
此人在不仅在理财能力上颇具眼光,在商税上的改革、开通市舶司,如今又搞了个盐引法,真是让人处处惊喜,而且徐靖晟密信上说,此人在军事上也颇有谋略,现在立下了如此大功,倒也不足为奇了。
上天让我大宋拥有如此人才,真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啊!
赵匡胤越想越兴奋,不由地的站起身来,他松了松腰间的玉带,又看了一眼龙案上的奏折,心中有了决定。
德昭现在年级还小,陆子扬虽然颇有才华,但在为官之道上还欠缺些火候,朝廷上还有很多需要倚仗赵普的地方,这件事就重拿轻放,好好敲打一下赵普即可。
他刚刚拿起御笔,就听到殿外一个阴柔的声音响起:“官家,奴婢王继恩有急事求见。”
“进来。” 赵匡胤头也未抬,笔尖刚触到奏折,却见王继恩快步趋入,脸上满是焦灼,不由奇道:“何事如此惊慌?”
“启禀官家,赵相公和卢大人在政事堂外的廊下吵起来了,好些官员都围着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