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证会的会议室里,空气凝重得如同实体。
长条桌两边,一方是林枫、陈默和苏晚晴,另一方是几位校方行政代表,脸上挂着标准化的客气微笑。
主持会议的,是信息学院德高望重的赵老师,他作为第三方专家,神情严肃地翻看着手里的文件。
“……我们的分配系统采用业界领先的智能算法,完全自动化处理,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人为干预或主观偏见。其核心目标是最大化资源利用率,确保每一位有需要的同学都能得到最高效的服务。”校方代表的发言稿念得抑扬顿挫,每一个字都透露出无懈可击的官方逻辑。
就在他准备结束陈词时,陈默突然举起了手。
他今天穿得格外正式,黑框眼镜下的眼神锐利如刀。
“请问,”他的声音不大,但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却异常清晰,“既然是智能算法,那它是否考虑过学生的离线因素?比如,有些同学需要长时间在外兼职打工,有些同学家庭经济负担重,无法承担校外自习室的费用,还有些同学可能因为突发的健康状况,连续几天无法使用线上系统。这些现实中的‘弱势’,算法能够识别并进行补偿吗?”
校方代表显然没料到会有如此刁钻的问题,他张了张嘴,支吾了半天,只挤出几句“系统会根据历史使用数据进行动态调整”、“我们鼓励同学合理规划时间”之类的空泛回答。
陈默没有追问,只是冷静地拿出一个U盘,连接到投影仪上。
屏幕上瞬间亮起,出现了一张A大校园的夜间热力图。
一个巨大的、鲜红色的区块,醒目地标记在图书馆主楼之外的露天走廊上。
“这是我们连续一周,在晚上八点到十点这个黄金学习时段,记录到的图书馆外走廊的背书人数分布热力图。”陈默指着那片刺眼的红色,“静音仓里是绝对的安静,但这份安静,是用外面这些同学的‘无处可去’换来的。他们因为抢不到一个座位,只能在秋夜的寒风里,借着走廊昏暗的灯光看书。请问,这就是系统所谓的‘最高效的服务’吗?”
小主,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
那片红色像一团火焰,灼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睛。
会议进入自由发言环节,一直沉默的苏晚晴站了起来。
她今天没有化妆,素面朝天,眼神却无比清澈。
“我的账号,拥有静音仓的无限优先使用权。”她一开口,就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校方代表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难看。
“但我从没觉得这是一种特权,恰恰相反,我感到的是特权的耻辱。”
她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