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的成片里,没有一句对白,没有一个署名。
它被上传到了校园的匿名墙上,只配了一句简短的文字:“有人用三年学会了闭嘴,却忘了怎么开口。”
与此同时,校园附近一家奶茶店的老板老吴,在接到一个电话后,熟练地从后台监控系统中,调出了林枫在过去217天里,每天雷打不动购买两杯热饮的记录,截图打包,发给了林枫的表弟小舟。
小舟是计算机系的天才,他将这些数据与苏晚晴的社交媒体活跃时间、图书馆打卡记录进行交叉分析,建立情感动线模型,确保这条匿名墙的帖子,能以最自然、最精准的方式,出现在苏晚晴的手机屏幕上。
第二天清晨,阳光正好。
匿名墙热帖榜的榜首,在无人察觉间悄然更新。
苏晚晴正走在去图书馆的路上,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她习惯性地拿出手机,刷新着校园墙。
那条新置顶的帖子,就这么毫无征兆地闯入了她的视线。
她鬼使神差地点了进去。
视频的画面微微晃动,带着一种纪实般的真实感。
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背影,在清晨的操场上奔跑,在深夜的灯下敲打键盘,在兄弟受伤时递上药膏……然后,画面一转,来到了她最熟悉的图书馆三楼。
镜头里,林枫站在她常坐的那个靠窗的位置,窗外的阳光温柔地洒在那张空无一人的座位上,像是为谁留出的一方天地。
他低着头,在便签纸上飞快地写着什么,然后,将那张纸连同旁边一杯还在冒着袅袅热气的水,轻轻地放在了桌角。
苏晚晴的脚步,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
她怔怔地看着屏幕里的那杯水,心脏仿佛被什么东西猛地撞了一下。
那杯水的温度,透过屏幕,似乎都能传递到她的指尖。
那温度,和过去无数个寒冷的夜晚,悄然出现在她桌角的那杯水,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手机屏幕上方弹出一条新的消息,是小舟发来的。
“表哥说,那杯水,他放了三年。”
苏晚晴的指尖开始无法控制地颤抖,她没有回复消息,甚至没有看完视频的结尾。
她猛地转过身,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动着,迈开脚步,走向与图书馆相反的方向。
那里,是梧桐道的尽头,有一张长椅。
那是他们第一次“偶遇”的地方。
她坐在长椅上,初秋的风拂过脸颊,吹起几缕发丝。
她看着空无一人的小路,心里却前所未有的平静。
她不知道自己要等多久,也不知道那个人会不会来。
但她决定等下去。
等一个人,也等一个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