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杨的目光落在他衣柜里那件亮黄色的运动服上 —— 那是张浩去年买的,嫌颜色太扎眼,穿了一次就再也没碰过。
还行。 苏杨收回目光,状似随意地说,对了,你那件黄色运动服不用了吧?借我穿穿。
小主,
你穿? 张浩一脸诧异,你不是最讨厌亮色吗?
明天体育测验,老师说要穿鲜艳点的方便点名。 苏杨随口编了个理由,目光避开对方的眼睛。他不太擅长撒谎,尤其是对熟悉的人。
哦,行啊。 张浩没多想,从衣柜里翻出那件亮黄色运动服扔给他,帽子也给你,配套的。
谢了。 苏杨接过衣服,指尖触到布料的瞬间,感知到上面残留着张浩旺盛的活力气息,和自己内敛的气场截然不同。这正是他需要的。
周六清晨五点半,大多数学生还在梦乡。苏杨悄无声息地换上了张浩的亮黄色运动服,戴上配套的帽子,又找出一个医用口罩戴上,几乎遮住了大半张脸。他对着镜子看了看,连自己都快认不出 —— 亮黄色的衣服让他整个人显得张扬外放,和平时低调的风格截然不同,加上帽檐压得很低,从侧面看完全是另一个人。
宿舍楼道里空无一人,只有声控灯在他走过时应声亮起。苏杨放轻脚步,像猫一样溜到楼梯间,没有走正门,而是绕到了通往地下活动室的安全通道。
这个通道平时很少有人用,尽头是一扇生锈的铁门,通向食堂后院。苏杨掏出事先准备好的润滑油,在门轴上轻轻抹了一点,然后小心翼翼地推开 —— 铁门只发出了极其轻微的 声,很快就被食堂后厨传来的忙碌声响掩盖。
食堂后院堆满了蔬菜筐和垃圾桶,空气中弥漫着饭菜和馊水混合的复杂气味。苏杨屏住呼吸,快速穿过这片区域,沿着围墙根的阴影向前走
他的感知力高度集中,像雷达般扫描着四周。便利店方向的监视意念很稳定,显然那个盯梢者还在按部就班地观察着学校正门,完全没注意到食堂后方的动静。黑色轿车里的气息也很平稳,看来对方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主要出入口。
走到围墙中段,苏杨停下脚步。这里有一段围墙因为去年暴雨冲垮过,重建时比其他地方矮了三十公分,而且墙体上还留着修复的痕迹,非常适合翻越。
他再次确认四周无人,然后助跑几步,纵身跃起,双手稳稳扒住墙顶。翻身落地时,他顺势打了个滚,卸去冲击力,整套动作流畅得连自己都有些惊讶 —— 这大概是这段时间精神力强化身体协调性的意外收获。
墙外是一条狭窄的后巷,堆满了废弃的纸箱和塑料瓶。苏杨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快速穿过小巷,汇入主街的人流。
清晨的街道已经有了生气,早点摊冒着热气,环卫工在清扫路面,公交车缓缓驶过站台。苏杨混在人群中,帽檐压得很低,步履匆匆却不慌张,看起来就像个赶早班的年轻人。
走过便利店时,他特意放慢了脚步,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窗边的盯梢者正低头喝着咖啡,目光偶尔扫过学校正门的方向,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穿着亮黄色运动服的年轻人就是他盯了几天的目标。
苏杨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转身朝着长途汽车站的方向走去。阳光越来越暖,照在黄色的衣服上有些刺眼,但这种 反而让他觉得安全 —— 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同理,最显眼的伪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
买前往邻市的车票时,他特意用了现金,而且选了最早一班发车的车次。候车大厅里人来人往,他找了个角落坐下,假装玩手机,实则用感知力留意着每一个靠近的人。直到汽车驶离车站,他都没有发现任何被跟踪的迹象。
看来对方的监视范围确实仅限于学校周边,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追踪网络。这让他稍微松了口气,但也更加警惕 —— 对方如此克制,要么是在等待最佳时机,要么就是背后有更谨慎的指挥者。
邻市的古玩市场比青州市的规模小很多,摊位也更零散。苏杨逛得很认真,时而蹲在摊位前拿起一块玉佩端详,时而和摊主讨价还价,完全沉浸在 的角色里。他知道,这里很可能有对方的眼线 —— 任何一个稍微专业的情报组织,都会在周边城市建立基础信息网。
他故意在一个卖旧铜钱的摊位前停留了很久,买了三枚康熙通宝,还和摊主聊了半天钱币保养的知识。又在一个玉器摊位前假装对一块染色岫玉很感兴趣,反复砍价后却摇着头离开 —— 这些看似毫无意义的行为,都是为了给对方传递一个信息:他来这里确实是为了 ,和他平时的爱好相符。
中午,他在市场附近一家苍蝇馆子吃饭,点了当地特色的小吃,甚至还拿出手机拍了张照片发在朋友圈(用的是那张不常用的小号,只加了几个无关紧要的网友)。每一个细节都做得滴水不漏,像一场精心编排的戏剧
下午三点,苏杨开始返程。他没有选择直达青州的汽车,而是先坐短途巴士到了一个中间城市,再转车前往青州,并且特意选了最晚一班车。这样做虽然麻烦,却能最大限度地避开可能存在的追踪。
小主,
汽车驶入青州地界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苏杨望着窗外熟悉的街景,心中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 —— 如何在对方的眼皮底下悄无声息地回到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