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柳芸的指点,如同在迷雾中获得了一盏指路明灯。苏杨回到那间狭小的出租屋,反锁房门,甚至拉上了窗帘,营造出一个绝对安静、不受打扰的环境。他知道,接下来要尝试的,将决定他能否在这条危机四伏的路上走下去。
他盘膝坐在简陋的地铺上,没有蒲团,只求心静。按照柳芸所述,首先调整呼吸,不再是平时的胸式呼吸,而是尝试深长、缓慢的腹式呼吸。一呼一吸间,意念跟随气流沉入丹田所在的小腹区域,想象那里有一个温暖的能量源泉。
起初,杂念如同沸水中的气泡,不断冒出——对司徒翰的忌惮、对苏明月处境的担忧、对自身能力的焦虑…各种念头纷至沓来,让他难以静心。但他牢记柳芸的话:“念起即觉,觉已不随”。不去强行压制念头,只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着它们升起、流过、然后消失,将注意力一次次拉回到呼吸和丹田的观想上。
这个过程枯燥而艰难,是对意志力的极大考验。汗水从他的额角渗出,精神上的疲惫远胜于体力劳动。但他坚持着,一遍又一遍。
不知过了多久,也许是半小时,也许是一小时,就在他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种奇妙的感受出现了。纷乱的思绪渐渐平息,大脑变得异常清明,仿佛被清水洗涤过。他“感觉”到,在每一次深长的吸气时,似乎真的有一丝丝微凉而精纯的能量从外界被汲取,随着气流汇入丹田;而呼气时,身体的浊气和疲惫感仿佛也随之排出。
这并非实质的能量,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真切感应!这就是柳芸所说的“凝神”初步成效——将散乱的精神力初步凝聚、提纯。
他尝试将这股新凝聚的、微弱却听话的精神力,沿着柳芸指点的一条简易脉络(并非真正的经脉,更像是一种意念引导的路径)向上输送,缓缓灌注于双目之间眉心祖窍位置。
嗡——
一种轻微的胀痛感传来,随即,他无需刻意“开启”,气运之眼便自然而然地维持在一个低功耗的开启状态!视野中的气运流转变得更加清晰、稳定,对精神力的消耗也显着降低!
成功了!初步的凝神法,有效!
强烈的喜悦涌上心头,但他立刻压下情绪波动,保持心境的平稳,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