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露易丝女巫不服气地反驳:“东方体系虽灵活,却门槛极高,对心性要求严苛。若悟性不足、心性不坚,极易误入歧途 —— 多少修士因急于求成,导致走火入魔?这难道不是更大的缺陷?”
“你说得没错。” 苏杨坦然承认,“东方之道如同旷野独行,没有固定路径,全凭自身感悟,确实容易迷失。但正因如此,才更注重‘心性修持’——《道德经》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修心与修行相辅相成,唯有心境通透,才能在多变的气运中找到平衡。”
双方围绕 “规则与自由”“外求与内修”“个体与整体” 等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时而因观点分歧争得面红耳赤,时而又因对方的精妙见解陷入沉思,檀香袅袅的静思堂内,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谈及 “命运与预言” 时,分歧尤为明显。露易丝女巫坚持认为:“命运如同早已编织好的丝线,每个人的轨迹都是固定的,预言术不过是提前看到丝线的走向。” 为证明观点,她当场以水晶球推演卡尔博士的 “今日运势”,准确说出他清晨会打翻墨水 —— 这是她今早暗中观察到的细节,却想借此证明 “命运既定”。
苏杨却摇了摇头,指尖凝聚起一缕微弱的气运之力,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轻轻扰动了卡尔博士面前的茶杯。原本正专注记录的卡尔博士,手腕突然微微一颤,茶水洒在笔记本上,恰好打湿了即将写下的文字 —— 这个动作,与露易丝预言中 “卡尔会顺利记录” 的轨迹完全相悖。
“命运并非固定的丝线,而是奔腾的江河。” 苏杨解释道,“江河有主干流向,这是大概率的‘趋势’,如同露易丝看到的‘打翻墨水’;但江河也有无数支流与漩涡,一个微小的选择、一次偶然的扰动,都可能改变流向 —— 我刚才不过是轻轻拨动了卡尔博士的‘气运支流’,便让预言失效。”
露易丝看着桌上的水渍,脸色骤变。她反复运转水晶球,却发现卡尔博士的 “命运轨迹” 已变得模糊不定,再也无法捕捉清晰片段。这一幕让她彻底动摇 —— 原来命运并非既定,而是充满变数,此前的 “精准预言”,不过是对 “大概率趋势” 的解读。
讨论 “能量属性” 时,阴影骑士提出疑问:“西方体系中,能量属性固定 —— 圣光只能净化,黑暗只能破坏,为何东方能量能随意转换形态?”
苏杨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手召来一缕清风,指尖轻点,清风瞬间凝聚成冰粒;再一点,冰粒化作水珠;又一点,水珠蒸腾成雾气。“能量本无固定属性,如同这水,可化为冰、为雾、为雨,形态取决于外界环境与使用者的心意。” 他解释道,“东方修行讲究‘万物归一’,认为所有能量本质相同,差异仅在于‘频率与振动方式’—— 调整自身心境与操控手法,便可改变能量的表现形态。”
阴影骑士若有所思,他尝试着调动体内的暗影能量,模仿苏杨的方式调整气息,竟真的让冰冷的暗影能量多了几分 “柔和”—— 虽无法像东方修士那般灵活转换,却也打破了 “暗影只能破坏” 的固有认知。
这场论道持续了整整三天。从清晨到日暮,静思堂内的讨论从未停歇,檀香燃尽了一炉又一炉,茶水添了一壶又一壶。双方时而激烈争辩,时而安静沉思,时而为对方的精妙见解击掌赞叹。没有胜负之分,只有思想的碰撞与智慧的交融 —— 威廉伯爵理解了 “天人合一” 的平衡之道,露易丝颠覆了对 “命运” 的认知,卡尔博士为能量研究找到新方向,阴影骑士突破了力量运用的局限;而苏杨也从西方 “规则与契约” 的理念中,对 “气运的约束性” 有了更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