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瞳孔诱饵

林野坐在警车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上的破洞牛仔裤。车窗玻璃映出他的脸,那双曾属于普通人的眼睛此刻像两口深不见底的古井,漆黑的瞳孔占据了大半眼球,却在警车顶灯的闪烁中诡异地收缩、扩张,完美模仿着常人对光线的反应。

“林先生,你再好好想想,防空洞里除了你,真的没有其他人了吗?”副驾驶座上的年轻警察回头看他,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坍塌”“火灾”“不明生物”等模糊的词汇。

林野垂下眼帘,掩去瞳孔深处一闪而过的黑色纹路。他早已编好了说辞。探险时突发塌方,老周三人被埋,他侥幸找到出口,身后的洞穴随即燃起不明大火。至于那些虫子、“瞳孔”和变成怪物的同伴,他一个字也没提。没人会相信这种荒诞的事,只会把他当成受惊过度的疯子,而疯子的话,最容易被忽略。

“我记不清了,当时太害怕,只想着往外跑。”他的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颤抖,眼角挤出几滴生理性泪水,“火很大,烟呛得我睁不开眼,可能……可能他们没来得及逃出来。”

警察叹了口气,没再追问。车窗外,废弃工厂的轮廓越来越远,林野的目光却穿透铁皮,仿佛又看到了防空洞天花板上那只巨大的瞳孔。后背的灼痛感还在隐隐作祟,但更清晰的是一种陌生的“饥饿感”,像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他的血管里爬,催促着他寻找新的“养料”。

他摸了摸口袋里那枚从老王空壳身上掉落的铜制怀表,表盖内侧刻着一行模糊的日文,和防空洞铁门楣上的字迹如出一辙。这是他唯一带出来的“证据”,也是“瞳孔”留给它新宿主的“指令”找到更多的人,带回那个房间,完成未竟的“实验”。

接下来的半个月,林野成了警局的“常客”。他配合调查,指认现场,甚至主动联系了老周三人的家属,表现得悲痛又自责。没人怀疑他,毕竟他是“唯一的幸存者”,脸上的灼伤和手臂上未消的虫咬痕迹,都是最好的“证明”。

直到第七天,他在警局走廊遇到了一个背着登山包的男人。男人约莫三十岁,戴着一副金边眼镜,手里拿着一张泛黄的地图,正和警察交涉着什么。林野的瞳孔猛地收缩,一股强烈的“吸引力”从男人身上传来。那是对未知的好奇,对宝藏的渴望,最纯粹也最容易被引诱的“欲望”。

他不动声色地靠过去,假装整理衣领,耳朵却精准地捕捉到了关键信息。男人叫陈默,是个民间探险博主,最近在网上看到了“城郊废弃工厂藏有日军遗留宝藏”的帖子,特地赶来寻找线索。而那个帖子,正是林野三天前用匿名账号发布的,帖子里附上了他伪造的“日军物资库地图”,标注的位置,正是那个藏着“瞳孔”残骸的防空洞。

“警察同志,我真的只是想探险,不会破坏现场的。”陈默的语气带着急切,“我查过资料,那片工厂地基下确实有民国时期的防空洞,说不定能找到有历史价值的东西。”

林野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笑容。第一个“猎物”,上钩了。

他走上前,装作偶然插话:“你也对那个防空洞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