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初入卫所

“捻转三下,留针十分钟。” 陈医生在旁边指导,眼里带着赞许。林晚秋按照她说的做,手指捻转银针时,突然想起空间里《伤寒论》残卷记载的温针疗法 —— 用艾绒裹住针尾点燃,能增强疗效,但现在没有艾绒,只能作罢。

十分钟后,陈医生让林晚秋拔针,老兵站起来活动了下,惊喜地说:“不疼了!陈医生,林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他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粗粮票,非要塞给她们:“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你们收下。” 陈医生赶紧推辞:“我们治病救人是本分,粮票你自己留着,家里还等着用呢。”

小主,

老兵拗不过,只好把粮票收回去,临走时反复说:“以后卫生所有事,你们尽管找我,我老张别的不行,力气还是有的!” 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林晚秋突然明白陈医生说的 “为人民服务” 不是口号 ——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比任何东西都珍贵。

中午吃饭时,林晚秋坐在卫生所的门槛上,打开铝制饭盒,两个白面馒头冒着热气,还夹着点肉末。她掰了半个给过来送草药的马大妮:“大妮姐,你也吃点,这是陆沉舟给我带的。” 马大妮赶紧摆手:“俺不吃,俺家还有玉米面粥,你自己吃,补补身子。”

“你就别跟我客气了,” 林晚秋把馒头塞进她手里,“昨天冬子生病,多亏你及时叫我,这点东西算不了什么。” 马大妮接过馒头,眼眶红红的:“晚秋妹子,你真是个好人,不像有些人,见了好处就往前凑,见了难处就躲。” 她压低声音,“你知道不?王秀芝昨天见你去卫生所,跟人说你‘不安分守己,想抢陈医生的位置’。”

林晚秋心里一沉,王秀芝是文工团的演员,听说一直暗恋陆沉舟,之前就总在背后说她 “乡下媳妇配不上团长”。“随她怎么说,我只要把事做好,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林晚秋咬了口馒头,面香混着肉香在嘴里散开,心里却没那么轻松 —— 在集体生活里,流言蜚语往往比真刀真枪更伤人。

下午老张回来了,推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后座绑着个木箱,里面装着青霉素、链霉素等西药。“陈医生,晚秋同志,这是团部刚批的药,我点一下咱们核对下数量。” 老张掀开木箱,里面的药都用牛皮纸包着,每包上都盖着团部的红章 ——1976 年,抗生素属于严格管控药品,必须凭团部批条才能领取。

三人核对药品时,老张突然叹了口气:“现在药品还是紧张,三营那边有个战士得了肺炎,急需青霉素,可团部只批了五支,根本不够用。” 林晚秋心里一动,想起空间里有青霉素提纯的基础方法,要是能从草药里提取类似成分,或许能缓解药品紧张。但她不敢贸然说出来,只能先记在心里,等晚上回去查空间里的资料。

快下班时,周政委来了,穿着军大衣,手里拿着个搪瓷缸,缸身上印着 “劳动模范”。“陈医生,晚秋同志,今天卫生所情况怎么样?” 他坐在木桌旁,喝了口缸里的热水,“陆沉舟中午找我,说晚秋第一天上班,让我多关照下。”

陈医生赶紧说:“晚秋学得快,上午还帮张班长治好了胃痉挛,手法很稳。” 周政委点点头,看向林晚秋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许:“咱们军营里就需要这样的年轻人,又肯学又能干。以后卫生所要是忙不过来,我再给你们调个人手。”

林晚秋赶紧站起来:“谢谢周政委,我会好好跟陈医生学,不给卫生所添麻烦。” 周政委摆摆手:“不用这么拘谨,咱们都是为部队服务。对了,下个月团里要搞卫生知识普及,你跟陈医生一起准备下材料,给家属和战士们讲讲常见疾病的预防,尤其是冬季防冻伤、防流感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