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骨音引煞破迷局

古墓?林锐心里咯噔一下,玄镜里的旗袍女人、潭底的青铜锁链、张磊的青铜戒指……这些线索像是串珠子的线,慢慢连成了一条线。他起身看向拆迁区的入口,入口处立着一块斑驳的路牌,上面写着“莲花巷”三个字,字迹模糊,却依旧能辨认。

“老赵,去查莲花巷的历史档案,尤其是几十年前的溺亡案,还有张磊盗窃的那个古墓,具体位置在哪,墓主人是谁。”林锐说完,转身走向警车,“我去苏清鸢家一趟,她可能知道些什么。”

苏清鸢的家在龙都老城区的一处四合院,林锐赶到时,院门虚掩着,院里的石榴树开满了红色的花,花瓣落在青石板上,沾着雨水,像是一片片血迹。他推开门,屋里没开灯,窗帘拉得严严实实,只听见里屋传来一阵细碎的声响。

“苏清鸢?”林锐轻声喊了一声,里屋的声响顿住,苏清鸢抱着一个木盒走出来,脸色苍白,眼底带着浓重的黑眼圈。

“你来了,”苏清鸢把木盒放在桌上,打开盒盖,里面放着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女人穿着旗袍,手里攥着青铜锁链,正是林锐在玄镜里看到的那个女人,“这是我太奶奶,苏玉莲。”

林锐拿起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一行娟秀的字迹:“民国二十六年,莲花巷,锁魂渡厄。”他抬头看向苏清鸢:“你太奶奶,就是几十年前在莲花巷积水潭溺亡的人?”

苏清鸢点头,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小时候听我奶奶说,太奶奶当年是为了救一个人,才跳进潭里的,后来就再也没上来,只留下这截青铜锁链和这张照片。我奶奶说,这锁链是太奶奶的嫁妆,锁着我们苏家的‘骨音’,能驱邪避煞,可我一直不知道‘骨音’是什么意思,直到昨天你用玄镜照我的骨相……”

“张磊死了,死在莲花巷的积水潭里,”林锐打断苏清鸢的话,把现场照片和青铜锁链的照片递过去,“他的尸体上有锁链的印记,潭底找到了你太奶奶的青铜锁链,而且他手上戴着一枚和青铜锁同款的戒指,是从一个古墓里偷来的。”

苏清鸢接过照片,手指颤抖着抚过青铜锁链的照片,眼泪突然掉了下来:“这锁链……是被人撬开的。我太奶奶的日记里写过,青铜锁的锁芯里藏着‘骨音’,只有苏家的血脉才能打开,外人强行撬开,会引煞上身。”

林锐心里一沉:“你的意思是,张磊撬开了青铜锁,所以被‘煞’害死了?”

“不止,”苏清鸢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线装的日记,翻开泛黄的纸页,“太奶奶的日记里写着,民国二十六年,莲花巷来了一群盗墓贼,他们挖开了城郊的一座古墓,偷走了墓里的一件宝贝,这件宝贝和我们苏家的青铜锁链有关,能唤醒锁里的‘骨音’。太奶奶为了阻止他们,把青铜锁链锁在了积水潭的岩层里,自己跳进潭里,用血脉之力封印了‘煞’。可现在锁链被撬开,封印破了,‘煞’已经出来了。”

林锐凑过去看日记,字迹娟秀,却带着一丝急促:“……盗墓贼首领,姓王,手持‘骨符’,欲借骨音引煞,祸乱龙都……吾以苏族血脉为引,锁煞于潭底,若锁链破,需寻骨相相合者,以玄镜为媒,重铸封印……”

“骨符?”林锐皱眉,“张磊盗窃的古墓,墓主人是不是姓王?”

苏清鸢点头:“我查过,城郊那座古墓是民国时期的,墓主人叫王怀安,是当时有名的古董商,也是个盗墓贼,据说他手里有一枚能操控‘骨音’的骨符。”

林锐站起身,玄镜在兜里发烫,镜面上再次浮现出一行字:“骨符现,煞星临,玄镜照骨,缘定三生。”他看向苏清鸢:“张磊的青铜戒指,应该就是骨符的一部分,他撬开了青铜锁,释放了潭底的‘煞’,现在‘煞’已经开始害人了,我们必须尽快找到骨符的另一半,重新封印‘煞’。”

“可骨符的另一半在哪?”苏清鸢眼眶泛红,“太奶奶的日记里没写,张磊已经死了,没人知道骨符的下落。”

林锐拿出玄镜,镜面上的青黑纹路越来越清晰,隐约能看见一个模糊的地图轮廓:“玄镜能指引我们,它现在显示的位置,应该就是骨符另一半的藏身之处。”他指着镜面上的轮廓,“这是龙都的老城区,具体位置……像是城隍庙附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城隍庙?”苏清鸢愣了愣,“我奶奶说过,太奶奶当年和王怀安的手下在城隍庙交过手,难道骨符的另一半藏在那里?”

林锐收起玄镜,抓起外套:“不管在哪,我们现在就去,晚了可能又会有人出事。”

城隍庙在龙都老城区的中心,青砖灰瓦的建筑透着古朴的气息,雨丝落在庙前的石狮子上,溅起细小的水花。林锐和苏清鸢走进庙门,庙里空无一人,只有香炉里的香灰被风吹得四处飘散。

玄镜在兜里剧烈发烫,林锐掏出镜子,镜面上的地图轮廓越来越清晰,最终定格在庙后的一座偏殿。他快步走向偏殿,偏殿的门虚掩着,推开门,一股霉味扑面而来,殿内堆满了杂物,墙角的蛛网挂满了灰尘。

玄镜指向殿内的一尊佛像,佛像的底座上刻着一朵莲花,和青铜锁上的莲花图案一模一样。林锐走到佛像前,指尖敲了敲底座,底座发出空洞的声响。他和苏清鸢合力推开佛像,底座下露出一个暗格,暗格里放着一个青铜盒子,盒子上刻着和骨符一样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