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半个月,磐石部彻底忙疯了。
陈默把人分成了三队:一队由卡鲁带着,负责找材料——硬木、黏土、干柴,还要去沙漠里挖一种叫“火石”的石头(能打火,也能做箭头);一队由老陶工带着,烧陶罐、陶碗,顺便试验卡鲁说的“炸弹陶罐”——其实就是把干柴灰、硫磺石(黑瘦小子说矿场里有,卡鲁带着人去捡了点)装进陶罐,封口时留个小孔,插上引火绳,据说点燃后能“砰”地炸开,虽然杀伤力不大,但能吓住人;还有一队由阿木带着,负责训练——每天围着谷口跑圈,练习用长矛戳草人,还要学怎么在壕沟里埋伏。
陈默自己则带着两个人,在谷口的矮墙后面又挖了几个射击孔(虽然他们没枪,但能用弓箭),还让人把骆驼粪晒干了堆起来——这玩意儿烧起来烟大,真打起来能当烟雾弹用。
忙归忙,搞笑事也没少出。
最离谱的是老陶工试“炸弹陶罐”那次。
那天中午,老陶工捧着个装了柴灰和硫磺石的陶罐,紧张得手都抖。卡鲁自告奋勇当“点火手”,拿着根引火绳,蹲在十米外的沙堆后面。
“准备好了吗?”老陶工喊。
“准备好了!”卡鲁点头,把引火绳点着了。
引火绳“滋滋”地烧着,卡鲁眼疾手快地把它插进陶罐的小孔里,然后抱着头往后跑。
所有人都躲在石屋后面,伸长脖子看。
等了半天,陶罐没动静。
“咋回事啊?”阿木小声问。
卡鲁探头看了看:“是不是引火绳灭了?我去看看!”
他刚站起来,就听“砰”的一声——陶罐炸了!
不是想象中“惊天动地”的炸,是“噗”的一声,陶罐裂开个缝,柴灰和硫磺石“呼”地喷出来,像个大烟花,就是没什么威力,最多把旁边的沙枣丛熏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