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平台的火花

人群渐渐散去,脚步声、交谈声和远处传来的汽车喇叭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杂乱却充满生机的城市交响曲。

苏念摘下墨镜,眯着眼望向街对面。那是一家不起眼的咖啡馆,木质的招牌已经有些褪色,门口的风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的声响。

“走吧,去那边坐坐。”陆时衍的声音从身旁传来,低沉而沉稳。

她点点头,提着包,和他一起穿过斑马线。

咖啡馆里弥漫着烘焙咖啡豆的香气,混合着奶香与焦糖的甜味,让人一进门就放松下来。他们选了靠窗的位置,玻璃窗外是行色匆匆的路人,窗内则是属于他们的静谧角落。

服务员端来两杯拿铁,苏念将笔记本从包里取出来,摊在桌上。封皮已经有些磨损,上面用钢笔写着几行密密麻麻的字。

“名字得响亮,还得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干嘛的。”她用笔尖轻轻敲着桌面,眼神闪烁着思考的光芒。

陆时衍端起咖啡,轻轻抿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工人维权直通车’,简单明了。”

苏念抬眼,一脸嫌弃地摇头:“太土了!你这名字一出来,人家还以为是某个地方政府的宣传口号。”

他挑了挑眉:“那你想叫什么?”

“要我说,叫‘正义加速’!”她的眼睛亮了亮,“一听就有力量感,还带点速度感,让人觉得我们能帮他们迅速解决问题。”

陆时衍沉吟片刻,放下咖啡杯,认真地看着她:“那听起来像快递公司。”

“……”苏念被噎住,忍不住瞪了他一眼。

两人对视三秒,沉默像一根细线绷在空气中,下一秒,又同时笑出声来。笑声中带着轻松,也带着一种只有他们彼此能懂的默契。

“行吧,名字可以再慢慢想。”苏念耸耸肩,翻开笔记本,“但我们得先确定平台的核心功能。”

陆时衍俯身,指着她写的条目:“在线法律咨询、案例曝光、法律援助对接……这些都不错。不过我觉得,我们还得加一个‘实时进度追踪’功能,让求助者能随时看到自己案子的进展。”

“嗯,这个好。”苏念立刻在纸上写下这一项,“这样他们就不会觉得交了材料后就石沉大海了。”

两人一边讨论,一边在纸上勾勾画画。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透过玻璃洒在桌面上,映出他们低头交谈的身影。

筹备的第一天,他们就遇到了第一个难题——办公地点。

陆时衍原本看中了市中心一栋新建的写字楼,28层,视野开阔,落地窗外就是城市的天际线。他觉得这样的环境既能彰显平台的专业性,也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

但苏念在看完之后,直接否决:“我们是公益平台,要接地气!让工人朋友来这里,他们会觉得自己走错了地方。”

“可环境好才能留住人。”陆时衍据理力争。

“留住人的不是环境,是我们做的事。”苏念坚定地说,“我们的目标用户是那些每天在工地上风吹日晒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们感到安心、平等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让他们觉得遥不可及的‘高档办公室’。”

最终,陆时衍妥协了。

几天后,他们在离工地不远的一栋老居民楼里找到了合适的地方。那是二楼的一套两居室,客厅宽敞,光线充足,窗外是一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楼下是一家五金店,老板是个热心的东北人,见他们搬东西,还主动上来帮忙。隔壁则是一家包子铺,每天清晨五点,热腾腾的包子出锅,香气顺着楼道飘上来,成为他们一天工作的开场白。

办公地点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