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时衍的声音低沉得像压在胸口的石头,苏念一时说不出话来。两人站在商会大楼门口,阳光照在地面上,却没有一丝温度。
去C市。陆时衍收起手机,转身走向车子。
苏念回过神,快步跟上,我联系法医和技术科的人。
警笛远去的方向,城市依旧喧嚣,没人知道,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C市郊区,废弃工厂外拉起了警戒线。风吹过空旷的厂区,发出呜呜的声响。
死亡时间初步判断在昨晚11点到凌晨1点之间。法医何静蹲在尸体旁,抬头看向陆时衍,颈部有明显勒痕,应该是被人用细绳或电线之类的东西勒死的。
苏念戴上手套,仔细检查周启东的衣物,没有打斗痕迹,可能是熟人作案。
技术科的林浩正在采集现场指纹,这里灰尘太厚,脚印倒是有几枚,但很凌乱。
陆时衍环顾四周,工厂什么时候废弃的?
两年前。陪同的C市刑警队副队长赵立回答,之前是做五金加工的,后来老板跑路了。
监控呢?苏念问。
赵立苦笑,早拆了。这种地方,连小偷都懒得光顾。
陆时衍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尸体,他的指甲缝里有纤维,衣服上有油渍。何法医,这些都要化验。
何静点点头,会的。不过我建议你们尽快找到第一案发现场,这里很可能是抛尸地点。
为什么这么说?苏念疑惑道。
尸斑分布不对,而且地面灰尘太厚,尸体周围却有被清理过的痕迹。何静解释道,凶手很可能是在别的地方杀了他,再运到这里来的。
陆时衍站起身,赵队,麻烦你派人调查昨晚C市通往郊区的所有监控,特别是靠近废弃工厂的路段。
没问题。赵立点头,我们会全力配合。
回到C市警局,技术科的初步报告已经出来了。
周启东指甲缝里的纤维是一种特殊的尼龙材质,常见于登山绳。林浩指着显微镜下的样本,衣服上的油渍是柴油,还有少量机油成分。
这意味着什么?苏念问。
凶手可能从事运输或机械维修行业。陆时衍若有所思,或者,第一案发现场就在这类环境中。
我们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这个。林浩拿出一个透明证物袋,里面是一张被压得皱巴巴的纸条。
苏念接过证物袋,展开纸条,上面只有短短几个字:仓库,B区,3-17。
这是什么意思?赵立皱眉,B区有好几个仓库区。
陆时衍盯着纸条,周启东在C市的别墅里留下了名单,现在又留下这个线索。他可能是在临死前想告诉我们什么。
可他为什么不直接说出来?苏念疑惑。
也许是来不及了。陆时衍推测,或许是怕被凶手发现。
我们应该立刻去B区的仓库调查。赵立建议道。
陆时衍摇头,先不急。我们需要更详细的信息。赵队,麻烦你派人调查周启东最近几天的行踪,特别是他在C市的活动轨迹。
好的。赵立点头离开。
苏念看着纸条,B区3-17...这可能是仓库编号,也可能是储物柜编号。
不管是什么,这可能是周启东留给我们的最后线索。陆时衍语气坚定,我们必须查清楚。
两天后,调查有了新进展。
周启东死前最后一次出现是在C市港口附近的一个货运站。赵立汇报,监控显示他晚上9点左右进入货运站,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
货运站?苏念眼前一亮,这和我们在他衣服上发现的柴油痕迹吻合。
陆时衍点头,看来第一案发现场很可能就在那里。赵队,麻烦你带我们去看看。
C市港口货运站,繁忙依旧。负责人王经理接到通知,早已等候多时。
警察同志,我们可是合法经营啊。王经理一脸紧张,不知道我们这里出了什么事?
我们在调查一起谋杀案。赵立出示证件,嫌疑人最后一次出现就是在你们货运站。
王经理脸色大变,什么?谋杀案?这可跟我们没关系啊!
我们只是例行调查。陆时衍安抚道,请你配合我们查看监控,并提供相关信息。
王经理连连点头,当然,当然。我这就带你们去监控室。
监控室里,技术人员调出了当晚的监控录像。画面显示,周启东晚上9点12分进入货运站,9点15分出现在B区仓库附近,之后就消失在监控盲区。
B区仓库?苏念和陆时衍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兴奋。
带我们去B区。陆时衍命令道。
B区仓库位于货运站西北角,相对偏僻。王经理打开大门,里面堆放着各种货物。
3-17号仓库在哪里?苏念问。
王经理指着一排仓库,那边,从左数第17个。
三人快步走向3-17号仓库。王经理掏出钥匙,却发现锁已经被更换。
这...这怎么回事?王经理一脸困惑,我昨天还来过这里。
陆时衍示意技术人员上前,打开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几分钟后,仓库门被打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地面上有一些杂乱的脚印。
看来我们来晚了一步。苏念失望地说。
陆时衍蹲下身子,仔细检查地面,这里有拖拽痕迹,应该是有人把东西搬走了。
技术人员采集了现场的指纹和脚印,我们会尽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