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讲解,不再是体育老师那种“一二三四、二二三四”的口令,而是上升到了一种科学、甚至带着一丝哲学意味的层面。他指出了现有体操的不足,并给出了基于人体工学的、更具实效的微调方案。
起初的不屑与嘲笑,渐渐从同学们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惊讶、疑惑,以及……一丝若有所悟。几个同学甚至下意识地在座位上模仿起他调整后的动作。
李老师脸上的怒容也慢慢褪去,他本身就是物理老师,对力学原理极为敏感。他越听,眼神越是惊异。这个平日里成绩中游、沉默寡言的林见鹿,此刻的讲解,虽然涉及的是生物力学,但其底层的物理逻辑,竟然如此严谨、深刻!尤其是他对于“力线”、“杠杆”、“效率”的阐述,完全超出了高中生的范畴!
当林见鹿用一个简单的、优化后的“体转运动”,巧妙地解释了刚才黑板上那道难题中关于“力矩”与“角动量守恒”的某个关键连接点时,李老师终于忍不住,脱口而出:“妙啊!”
这一声“妙”,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教室里激荡开来。所有人都惊呆了,李老师居然……夸他了?
林见鹿停下演示,微微喘息。这具身体缺乏锻炼,只是几个动作和一番讲解,竟有些气短。他再次拿起粉笔,转身面向黑板。
这一次,再无人觉得他是在拖延或胡闹。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看着他。
粉笔在黑板上划过,发出清脆的“哒哒”声。复杂的公式和受力分析图,如同早已镌刻在他脑中一般,流畅而精准地呈现出来。他的思路清晰得可怕,每一步推导都直指核心,毫无冗余,甚至……带着一种数学和物理本身特有的、简洁的美感。
五分钟后,他放下粉笔,转身。
“老师,解完了。”
黑板上,是堪称完美的解答过程,甚至比参考答案更简洁、更本质。
教室里鸦雀无声。
李老师看着黑板,又看看眼前这个眼神沉静、仿佛脱胎换骨的学生,半晌,才缓缓说道:“回答……正确。而且,你的思路,非常……独特。”他找不到更合适的词来形容。
下课铃声适时响起,打破了凝固的空气。
李老师深深看了林见鹿一眼,目光复杂,夹着教案,若有所思地离开了教室。
同学们瞬间围了上来,七嘴八舌。
“我靠!林见鹿,你什么时候变这么厉害了?”
“你刚才说的体操是真的假的?我怎么感觉我白做了十几年?”
“那道题你怎么想到用那种方法解的?”
林见鹿只是笑了笑,没有过多解释,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赵昊用力拍着他的肩膀,激动得满脸通红:“鹿哥!你太牛了!你看见李威那小子刚才的表情没?跟吃了苍蝇似的!”
林见鹿不在意地收回目光。他现在没心思理会这些少年意气。
他的指尖,在课桌下,无意识地模拟着优化后的广播体操动作,感受着肌肉细微的牵拉与气息的流转。脑海中,系统的界面静静悬浮,那“逆天悟性”四个字,仿佛蕴含着无限可能。
“广播体操……人体奥秘……”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悄然萌芽,“或许,这不仅仅是立身之始,更是……改变许多人命运的起点。”
他望向窗外,2004年的天空,湛蓝如洗,充满了旧时光的质感,也充满了无限的、待他亲手开创的……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