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接招,不动怒,反而将话题拔高到“创造价值”的层面,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对方的锋芒,显得孙哲的挑衅格外低级。
孙哲没想到这小子如此沉得住气,一拳仿佛打在了棉花上,有种使不上劲的憋闷感。他脸色微沉,决定换个方向进攻。
“哼,说得倒是好听。”孙哲嗤笑一声,“我听说你跟赵昊他们家走得很近?还给他们指点江山?年轻人,别以为看了几本书,蒙对了几次,就真把自己当股神了。资本市场的水深着呢,小心哪天淹着!”
小主,
这话就有些恶毒了,不仅质疑林见鹿的能力,还暗指他蛊惑赵家,其心可诛。
林见鹿眼神微冷,但语气依旧从容:“我与赵昊是同学好友,互相学习。至于投资建议,不过是基于公开信息的个人判断分享,最终决策权永远在投资者自己手中。孙先生似乎对江西铜业很有看法?”
他巧妙地将话题引回江西铜业,既是反击,也是试探。
孙哲果然上钩,他自恃在私募基金待过几天,平日里耳濡目染,自觉比林见鹿这种“野路子”高明得多,当即傲然道:“江铜?不过是周期股借着大宗商品的东风反弹一下而已!基本面根本支撑不起现在的股价!在我看来,已经是强弩之末,风险远大于机会!也就骗骗你们这些不懂行的散户!”
他声音不小,故意让周围人都听到,试图以此打压林见鹿的气焰,彰显自己的“专业”。
林见鹿心中冷笑,孙哲这番话,完全是拾人牙慧,根本没有理解这一轮有色金属行情背后的深层逻辑——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速带来的巨大需求,以及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
他并没有急于反驳,而是仿佛虚心请教般,抛出了一个具体的问题:“哦?愿闻其详。那么依孙先生高见,忽略短期波动,从三到五年的长周期来看,决定铜价最核心的驱动因素是什么?是单纯的全球宏观经济周期,还是有其更独特的产业逻辑?”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直指大宗商品研究的核心,需要深厚的产业知识和宏观视野。
孙哲一下子被问住了。他平时关注的都是短线消息和技术图形,哪里思考过这么长远和深入的问题?支吾了半天,才含糊地说道:“当……当然是全球经济!美国、中国的需求最重要!”
“那么,孙先生如何看待未来五年中国在电网建设、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领域对铜材需求的潜在增量?这与传统的房地产和基建需求相比,结构上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对铜价的波动率和中枢水平会产生何种影响?”林见鹿不紧不慢,继续追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一个比一个专业。
周围原本看热闹的人,表情渐渐变了。能来这个酒会的,多少都有些见识,他们听得出来,林见鹿这些问题绝不是信口开河,而是建立在扎实研究和深刻思考基础上的。反观孙哲,面红耳赤,额头冒汗,完全答不上来,高下立判。
“你……你一个学生,问这些有什么用?纸上谈兵!”孙哲恼羞成怒,试图用身份压人。
“学术探讨,不分年龄身份。”林见鹿淡淡一笑,“看来孙先生对铜的长期逻辑并不熟悉。那么,基于‘强弩之末’的判断就显得有些武断了。投资,终究还是要回归基本面研究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