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亲戚们络绎不绝地登门。七大姑八大姨们带着好奇与羡慕,围着林见鹿问长问短。
“见鹿啊,真给咱老林家争气!那书在哪儿能买到?给姑留一本签名的!”
“听说你跟那个什么华……华为?有合作?了不得啊!那可是大公司!”
“以后毕业了是不是就留在大城市了?到时候可别忘了拉拔一下你表弟啊!”
林见鹿耐着性子,应付着亲戚们热情却有些不得要领的询问。林父林母则忙前忙后地端茶倒水,脸上始终挂着自豪的笑容,仿佛年轻了十岁。
然后是父母单位的老同事、老街坊,甚至一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林见鹿根本不认识的“叔叔阿姨”,也借着拜年的由头过来串门,目的无非是想亲眼看看这个“别人家的孩子”,沾沾“文气”和“才气”。林家那套老旧的单元房里,一时间宾客盈门,欢声笑语不断。
大年初一,按照本地习俗,林见鹿跟着父母去给几位重要的长辈拜年。走到哪里,他几乎都成了焦点。
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校长家里,老人家拉着林见鹿的手,仔细看了电视台的报道重播,连连赞叹:“好啊!学理工的,文采也这么好!这才是全面发展!是我们县教育成功的典范!”
在一位远房叔公家,那位叔公以前总觉得林家小子性格太闷,不成器,如今却拍着林父的肩膀,由衷地说:“老林,你有福气啊!见鹿这是潜龙出渊,一飞冲天啊!”
甚至连县里一位主管文教卫的副县长,也不知从哪儿听到了消息,在一次团拜会上特意走到林父面前(林父作为机械厂的技术骨干也被邀请),亲切地握手,勉励道:“林工,培养了一个好儿子啊!是我们县的骄傲!年轻人有想法,有闯劲,我们都要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