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Demo 2.0

林见鹿绘制了Demo 2.0的整体交互逻辑和界面风格导向——强调简洁、直观与沉浸感。他提出了“卡片式多任务切换”、“下拉全局搜索与通知中心”、“应用商店杂志化布局”等在当时极具前瞻性的设计概念。

赵昊则负责将这些概念转化为更具体的产品需求文档,并拉着新招聘的UI/设计师,没日没夜地打磨应用商店和示范应用的每一个像素,力求在视觉和交互上都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示范应用开发:成为了检验“灵犀”开发框架和API的试金石。**

林见鹿亲自圈定了三款应用方向:

1. **“灵犀阅读”**:一款专注于排版美学和流畅阅读体验的电子书阅读器,用以展示系统的渲染能力和交互流畅度。

2. **“速记”**:一款支持富文本、手绘草图与语音备注的便签应用,展示系统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和文件管理能力。

3. **“星图”**:一款简易的星空观测指南应用,结合传感器数据(需要模拟),展示系统与硬件交互的潜力。

这三款应用由技术组和新加入的应用开发工程师共同完成,其开发过程本身,就是在为未来的第三方开发者趟路和积累经验。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新办公室仿佛一个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各个部门紧密协作,又并行不悖。代码提交、设计评审、需求讨论、测试验证……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挑战依然存在:

* 多任务切换的动画效果如何做到如德芙般丝滑?陈默和动画工程师反复调试了上百次曲线参数。

* 应用商店的审核流程如何既保证安全又不失效率?姜芸设计了多套方案进行模拟测试。

* 示范应用“星图”的传感器数据模拟如何更真实?陆小舟折腾了好几块不同的传感器模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 “灵犀阅读”的翻页效果如何才能既有质感又不耗电?设计师和技术员吵得面红耳赤。

但有了之前突破重大瓶颈的经验,团队面对这些“甜蜜的烦恼”时,显得更加从容和有耐心。争论是为了更好的结果,熬夜是为了极致的体验。

在这期间,林见鹿如同一位技艺高超的指挥家,精准地把握着每一个声部的节奏。他时而与陈默讨论底层架构的细节,时而与赵昊和设计师推敲一个图标的大小和颜色,时而又亲自审阅示范应用的代码,确保其符合API规范且性能最优。

终于,在秋意渐浓、枫叶染红校园的时候,“灵犀OS”Demo 2.0 宣告完成!

演示当天,所有核心成员齐聚最大的会议室。投影仪连接着一台搭载了Demo 2.0的定制开发平板(外观虽然依旧工程化,但屏幕素质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