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巨头的模仿

这份“星耀计划”,像一颗投入湖面的巨石,在开发者社区中激起了远超“环星晨曦计划”的波澜。

“这才是真正想做生态的样子!”

“全生命周期赋能…环星那边只是降了点佣金,这边是直接给你插上翅膀啊!”

“关键是诚意,能感觉到见鹿科技是真心想和开发者一起成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时间,“灵犀生态”的开发者后台,收到了如雪片般涌来的“星耀计划”申请。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在其他平台小有名气,但深感发展遇到瓶颈的团队。

而林见鹿谋划的另一步重棋——全球开发者大会,也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这一次,大会的标语直接定为:**“代码有灵犀,共生创未来”**。

大会当天,盛况空前。不仅线下会场座无虚席,线上直播的观看人数更是突破了历史记录。所有人都想看看,在巨头模仿的压力下,“见鹿科技”究竟能拿出怎样的硬核实力和远见。

林见鹿作为压轴嘉宾登场。他没有穿西装,依旧是一身简洁的科技公司创始人装扮,但站在巨大的舞台上,气场却笼罩全场。

他没有急于展示新技术,而是先从“灵犀生态”的哲学讲起。

“我们正在构建的,不仅仅是一个操作系统,一个应用商店,更是一个**数字生命的共生体**。”他的声音通过扩音设备,清晰地传遍会场的每个角落,“每一个应用,都是这个共生体中的一个细胞,一个器官。它们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共同演化。”

“而真正的生态繁荣,不在于有多少个应用,而在于这些应用之间,能否产生‘1+1>2’的化学反应,能否为用户创造出单个应用无法实现的连贯、智能的体验。”

接着,他话锋一转,进入了实打实的技术展示环节。

他展示了下一代“灵犀OS”的雏形——一个更加深入融合AI与感知能力的操作系统。演示中,一个“星耀计划”的候选应用,一款基于AR的室内设计软件,直接调用手机的摄像头和传感器扫描现实房间后,不仅生成了3D模型,还能通过系统级的AI理解用户模糊的语言指令(如“把这里弄得温馨一点”),自动从云端调取合适的虚拟家具、调整灯光色调,并实时渲染出效果。整个过程流畅得仿佛魔法,而这背后,正是“灵犀OS”开放给开发者的强大环境感知与AI协同能力。

他又演示了“灵犀生态”内应用间的无缝协作。一个健身应用监测到用户完成了一次高强度训练,系统级的健康中枢自动整合数据,并向另一个“星耀”营养应用发出建议,后者立刻生成了一份补充蛋白质和电解质的个性化食谱,并通过第三个本地生活应用,一键下单了所需食材。整个过程无需用户在不同应用间切换、复制粘贴信息。

这些演示,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生态级的体验”,什么是技术架构带来的差异化壁垒。环星和水果或许可以模仿政策,但想要在底层系统层面实现如此深度、流畅的跨应用协作,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最后,林见鹿宣布了“灵犀生态”在“国潮”文化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公布了与多家国家级博物馆、非遗机构的深度合作,将通过AR/VR技术,让沉睡的文物在“灵犀”设备上“活”起来,并鼓励开发者基于这些宝贵的文化IP进行创作。

大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幕。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不仅“星耀计划”的申请数量再次暴增,更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顶尖开发者和大型内容提供商,也开始主动寻求与“见鹿科技”的合作。媒体报道的风向也彻底转变,从“巨头模仿下的生存危机”变成了“生态战略的升维竞争”。

赵昊看着后台飙升的数据和网络上一边倒的好评,兴奋地用力一拍大腿:“老林!这下稳了!环星他们学得再像,也就是个画皮的,咱们这才是刻骨的!”

周薇也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微笑,她看着正在和几个“星耀计划”入选者亲切交谈的林见鹿,轻声道:“他再一次证明了,在商业的世界里,最高的壁垒,永远是思想和格局。”

沈渊默默地更新着数据看板,上面的曲线昂扬向上,他推了推眼镜,嘴角微微上扬。焦虑已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团队上下一种更加坚实的信心。

林见鹿站在喧嚣过后渐渐安静的会场中央,目光深邃。巨头的模仿是第一场真正的考验,而他和他的“见鹿科技”,不仅成功接住了这一招,更是借此机会,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生态战略升华。

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但此刻,他更加确信,只要牢牢抓住“赋能开发者”和“创造极致体验”这两个核心,不断深化技术壁垒和生态凝聚力,“灵犀”这艘航船,就能在巨浪翻涌的科技海洋中,破浪前行,驶向更广阔的天地。潜龙,已不再满足于渊,其目光,已投向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