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悟性·破壁之钥

突然,他猛地坐直了身体!

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几乎是扑到桌前,抓过一支红笔,在那份报告的空白的边缘飞快地写画起来。他不是在写代码,也不是在画电路图,而是在勾勒一种**思维路径**,一种**逻辑关系**。

“不对……这里不对!”他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却带着一种发现宝藏般的兴奋,“他们的权利要求,基于一个**隐含的前提假设**——为了实现低功耗下的快速设备发现和稳定连接,**必须**采用他们描述的这种‘主从设备轮询监听+特定信道跳变’的协同机制……”

他的笔尖在“必须”两个字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几乎要戳破纸背。

“但是……这个前提,是绝对的吗?”他的眼神越来越亮,那股奇异的“悟性”如同探照灯,穿透了技术迷雾,直指核心,“如果……如果设备发现的过程,不依赖于这种预设角色的‘轮询’,而是采用一种更接近物理层本质的、基于环境信号特征(比如空间电磁场微扰动)的**无差别感知**呢?如果信道跳变的序列,不是固定的、可预测的,而是由设备间实时协商、甚至引入随机因子来动态生成的呢?”

他越写越快,思路如同决堤的洪水。他发现,对方专利的整个逻辑大厦,看似坚固,但其地基,却建立在几个未经严格证明、甚至是为了扩大保护范围而刻意模糊化的“技术公理”之上!只要能够证明,存在其他同样高效、甚至更优的技术路径,**并不需要**踏入其权利要求所划定的那个“私有领地”,那么,这项专利的威力就将大打折扣!其宽泛的保护范围,反而可能成为攻击其有效性的突破口——因为它可能涵盖了属于公共知识领域的技术思想,或者其“创造性”不足以支撑如此宽泛的保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不再是技术层面的修修补补,而是从**方法论**和**逻辑根基**上发起的颠覆性挑战!

“沈渊!立刻过来!叫上我们最好的通信协议工程师!”林见鹿对着内部通讯系统吼道,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形。

几分钟后,睡眼惺忪但被林见鹿异常状态惊醒的沈渊,以及两位被从家里紧急召回的顶尖技术专家,冲进了办公室。

“林总,怎么了?”沈渊看着桌上凌乱的草稿和林见鹿那布满血丝却熠熠生辉的眼睛,心中一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