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渊则推了推眼镜,目光快速扫过每一项,大脑已经开始本能地进行数据建模和资源分配推演。
“都看到了?”林见鹿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乃至我们国家科技产业,现在被人掐着脖子的地方。这块板子,就立在这里。它提醒我们,我们之前所谓的成功,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走到白板前,拿起那支红色的记号笔,在“知耻后勇”四个字上又重重地描了一遍。
“从今天起,这就是我们见鹿科技,最高级别的战略路线图!”他的目光扫过三人,“我们的目标,不是去和别人在应用层面小打小闹,而是要**攻克这上面的每一项!**”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决绝:
“每当我们集中力量,在一个项目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能够不再受制于人,我们就在那一项上,”他举起红笔,做了一个用力划掉的姿势,“**划上一道鲜红的横杠!**”
“也许需要一年,也许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也许我们会失败无数次,会投入看不到尽头的资金和人力!但是,只要我林见鹿还在,只要见鹿科技还在,这个目标,就永远不会改变!”
他的声音在办公室里回荡,带着一种近乎宗教般的虔诚和坚定。
赵昊猛地挺直了腰板,脸上再没有了丝毫犹豫,只剩下破釜沉舟的狠劲:“老大,没说的!干他娘的!我就不信,咱们中国人就攻不下这些山头!”
周薇也深吸一口气,眼神坚定:“我立刻着手调整内部资源和激励体系,全力向这些攻关项目倾斜。同时,启动全球顶尖人才的‘猎鹰’计划。”
沈言简意赅:“已开始构建各项目的技术突破概率模型和资源需求预测。”
这块“卡脖子”清单白板,从此成为了林见鹿办公室里最独特、也最沉重的一道风景。每一个进入他办公室的人,无论是公司高管、普通员工,还是外来访客,第一眼都会看到它。它无声,却比任何慷慨激昂的演讲都更具冲击力和鞭策力。
它像一面镜子,照见差距与不足;它像一座警钟,时刻提醒着危机的存在;它更像一面战旗,指引着见鹿科技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里,最艰苦卓绝、也最意义深远的征战方向。
四海燎原的火焰,不能只燃烧在应用的表面,必须深入到技术的根脉。这块白板,就是点燃根脉之火的第一个火种。而划掉上面每一项的红线,将是见证这火焰如何一步步燎原的、最壮丽的史诗。前方的路布满荆棘,但林见鹿和他的团队,已经看清了目标,准备好了行囊,即将踏上这注定载入史册的、攻克“卡脖子”技术的万里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