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信道……噪声……容量……”他猛地坐直了身体,眼睛死死盯着那张乱涂乱画的草稿纸,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如果……如果我们不把信道看作一个整体,而是将其**‘极化’(Polarize)**?通过一种巧妙的编码构造,使得一部分子信道的容量**趋近于1(完美无噪)**,而另一部分子信道的容量**趋近于0(完全噪声)**……那么,我们只需要在那些趋近于完美的‘好信道’上传输关键信息,而在那些‘坏信道’上传输无关紧要甚至固定的信息……”
这个想法太过大胆,甚至有些违背直觉!但它就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大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极化……极化码(Polar Code)!”张毅激动得浑身发抖,他扔掉咖啡,扑到电脑前,开始疯狂地敲击代码,构建数学模型进行验证。
接下来的几天,对于“深蓝”项目组来说,是不眠不休的、见证奇迹的时刻。随着仿真的深入,张毅提出的这种“极化码”理论,展现出了令人震惊的性能——它不仅在理论上**能够无限逼近香农极限**,而且在解码复杂度和功耗上,相比当时主流的LDPC码和Turbo码,拥有**显着的优势**!尤其是在短码长和高速移动场景下,其性能优势更为突出!
当沈渊将“深蓝”项目组这份厚达数百页的理论推导、仿真验证报告以及性能对比数据,郑重地放在林见鹿面前时,即便是早有心理准备的林见鹿,也震惊得半晌说不出话来!
他快速翻阅着那些充满数学美的推导和一条条令人振奋的性能曲线,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他虽然不是通信理论专家,但他看得懂那些对比数据背后蕴含的巨大价值!
“这……这是我们搞出来的?”林见鹿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狂喜。
沈渊点了点头,一向平静的脸上也难得地露出一丝笑意:“是的,林总。张毅博士是主要贡献者。根据初步评估,‘极化码’在理论上和仿真性能上,完全具备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核心信道编码方案的潜力。这可能是……一个足以改变游戏规则的发现。”
“太好了!太好了!”林见鹿猛地一拍桌子,兴奋地站了起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老沈!你们‘深蓝’立了大功了!天大的功劳!”
他立刻意识到,这张王牌,必须在最关键的时刻打出!他下令对“极化码”的所有研究成果进行最高级别的保密,同时开始着手进行专利布局和国际标准的提案准备工作。他要确保,当这张牌亮出时,能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而现在,时机到了!
在日内瓦ITU会议的最后关头,当环星和水果联盟凭借其LDPC码方案咄咄逼人,试图将中国阵营边缘化时,由见鹿科技和中国代表团联合提交的、基于“极化码”理论的5G信道编码方案,如同一位低调的绝世剑客,骤然亮剑!
当陈深在会场大屏幕上,展示出“极化码”那简洁优美的数学构造、逼近香农极限的理论证明、以及在各种严苛信道环境下全面碾压LDPC码和Turbo码的仿真性能数据时,整个会场先是陷入了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巨大的哗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