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孤掌难鸣

“标准的选择,关乎全球数十亿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我们必须对任何未经大规模实践检验的新技术,抱有最大的审慎。将一个如此核心的标准,建立在一家……嗯,来自特定区域的公司的**独家理论**之上,这是否符合全球产业**开放、透明、可信**的基本原则?我们是否应该优先考虑那些由**全球多家顶尖企业共同贡献、经过充分博弈和验证**的技术方案?”

她的话,更是赤裸裸地披上了“安全”和“开放”的外衣,进行地缘政治的影射和阵营划分,试图将极化码与中国、与见鹿科技深度绑定,并将其置于“非开放”、“不可信”的尴尬境地。

这两位巨头的代表发言完毕,会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起来。之前那些还对极化码热情洋溢的中间派代表们,脸上露出了犹豫和深思的神色。他们不得不考虑沃森和水果代表提出的那些“现实问题”——技术是好技术,但谁敢拿自己国家未来十年的通信网络基石去冒险?谁敢去轻易挑战由环星、水果等巨头把持的现有成熟生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些原本就与环星、水果利益捆绑很深的欧洲和日韩企业代表,也纷纷附和,开始质疑极化码的“成熟度”和“可行性”。

陈深在台下,听着这些充满偏见的质疑和暗含威胁的言论,气得脸色发白,拳头在桌下紧紧攥起,指甲几乎要嵌进肉里!他几次想要起身反驳,都被身旁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代表用眼神制止了——在这种场合,情绪化的对抗只会适得其反。

他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明明手握更先进的技术,明明在理论上和仿真数据上占尽优势,却因为对方掌握的“生态话语权”和娴熟的“政治操弄”,陷入了“孤掌难鸣”的困境!那些中间派,或许内心认可极化码,但在巨大的产业惯性、潜在的风险和巨头施加的无形压力面前,他们选择了沉默和观望。

会议陷入了僵局。支持极化码的阵营(主要是中国阵营和部分新兴市场代表)与支持LDPC码的阵营(环星、水果及其盟友)形成了尖锐的对峙。主席不得不宣布暂时休会,进行非正式的闭门磋商。

休息室里,陈深疲惫地靠在沙发上,揉着刺痛的太阳穴。一种混合着愤怒、委屈和巨大压力的情绪,几乎要将他淹没。他拿出加密电话,拨通了林见鹿的号码,声音沙哑地将会场上的情况如实汇报。

“……林总,情况就是这样。他们根本不跟我们正面比拼技术,而是揪着‘成熟度’、‘生态’、‘安全’这些大帽子扣下来!很多中间派都被他们唬住了!”陈深的语气充满了不甘和愤懑。

电话那头,林见鹿沉默了片刻。他远在北京,却能清晰地感受到陈深此刻的煎熬和会场那无形的壁垒。

“老陈,辛苦了。”林见鹿的声音依旧沉稳,仿佛带着一种能定人心神的力量,“这种情况,我早有预料。标准之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学术辩论。他们这是在用‘势’来压我们。”

“那我们怎么办?难道就这么算了?”陈深急切地问。

“当然不!”林见鹿的语气陡然变得锐利,“他们玩‘势’,我们就不能只靠‘理’!我们要把‘势’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