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时间了!”林见鹿打断他,“我们必须抢在对手形成合围之前,打出这张王牌!立刻启动发布流程,一周后,我要在上海,向全世界展示‘烛龙’!”
命令下达,见鹿科技内部最核心、保密等级最高的一部分团队,如同精密钟表最内部的齿轮,开始以极限效率运转起来。所有参与“烛龙”项目的工程师和科学家被集中到一处与外界物理隔离的基地,进行最后的冲刺。
一周的时间,在紧张、兴奋与极度保密的氛围中飞逝。
发布会的地点,没有选择华丽的会展中心,而是放在了见鹿科技中央研究院那座充满未来感的内部发布厅。受邀前来的,只有全球顶级的科技媒体、行业分析师、核心合作伙伴以及部分国家相关部委的代表。气氛庄重而神秘。
舞台上,灯光聚焦。林见鹿依旧是一身简单的黑色着装,但他此刻的眼神,却比以往任何一次发布会都更加锐利和充满力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过去的一周,很多人都在讨论数据、讨论隐私、讨论AI的边界。”林见鹿的开场白直接切入当下最热点的话题,“这些讨论很重要。但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更底层、更核心的问题——支撑所有这些智能应用的**算力基石**,是否安全、是否自主、是否可控?”
台下鸦雀无声,所有人都预感到,见鹿科技又将抛出一枚重磅炸弹。
“算力,是智能时代的‘石油’和‘电力’。”林见鹿继续道,“然而,目前全球AI算力的核心,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少数几家公司的芯片架构和制造工艺。这带来了巨大的风险——技术依赖、供应链风险、成本高企,以及……潜在的数据安全与主权隐患。”
他目光扫过全场:“见鹿科技,从成立之初就坚信,真正的智能,必须建立在自主可控的根基之上。因此,在数年前,我们就在几乎无人知晓的情况下,启动了一项艰难的探索。”
背景大屏幕亮起,浮现出《山海经》中关于“烛龙”的古老文字和瑰丽想象图。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向全世界介绍,见鹿科技在算力基石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我们自主研发的、专为AI训练而生的高性能计算芯片:**‘烛龙’**!”
随着他的话音,舞台中央的展示台缓缓升起,聚光灯打在一枚看似平凡、却蕴含着恐怖能量的深灰色芯片上!芯片表面的纹理,隐隐呈现出龙鳞般的层次感。
台下瞬间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窃窃私语!自研AI训练芯片?这几乎是挑战目前全球AI产业格局的终极宣言!
沈渊走上台,作为技术负责人进行详细讲解。他没有使用太多晦涩的技术参数,而是用更直观的方式展示了“烛龙”的恐怖性能。
大屏幕上开始播放对比演示视频:同样的超大规模神经网络模型,使用相同的数据集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