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坚冰的裂痕

“净化”法案的阴影,如同一张试图笼罩整个西方世界的巨网,预示着“棱镜”联盟试图将见鹿科技的影响力彻底隔绝在法律高墙之外的终极企图。消息一出,确实在欧美科技和商业圈层引发了一阵寒意,一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合作项目被迫暂停,观望情绪再次弥漫。

然而,法律的制定需要时间,而利益的驱动和市场的力量,却如同地下奔涌的暗流,从未停歇。在“净化”法案正式成型并通过之前,现实层面的坚冰,已经开始在事实与利益的暖流下,出现一道道难以弥合的裂痕。

**裂痕一:欧洲车企的“反叛”。**

德国,沃尔夫斯堡,某传统汽车巨头总部。

董事会会议室里,气氛凝重。CEO汉斯·穆勒将一份厚厚的市场分析报告摔在桌上,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先生们,看看这份数据!在亚洲、中东、甚至东欧市场,我们的高端电动车份额正在被见鹿科技的G9和它的联盟伙伴快速蚕食!为什么?因为G9的智能座舱体验、续航和成本控制,已经形成了代际优势!而我们,却因为一纸愚蠢的政令,被禁止使用他们开源的、经过全球验证的‘灵犀’OS核心组件!”

他指着另一份技术评估报告:“我们的工程师团队已经确认,基于开源的‘灵犀’OS进行定制开发,至少能将我们下一代车型的研发周期缩短**18个月**,并显着提升软件稳定性!18个月!在现在这个市场,这意味着生死!”

一位负责政府关系的董事忧心忡忡:“但是汉斯,‘净化’法案正在酝酿,如果我们此时与见鹿合作,恐怕会面临巨大的政治压力……”

“政治压力?”穆勒冷笑一声,“那就要看是政治压力大,还是董事会和股东们因为市场份额暴跌、股价腰斩施加的压力更大了!我已经联络了法国和意大利的同行,他们同样深受其苦。我们必须联合起来,向柏林和布鲁塞尔表明态度:**德国的汽车工业不能成为地缘政治的牺牲品!**”

很快,一个由德、法、意多家主要车企组成的“欧洲汽车工业竞争力联盟”悄然成立,其首要游说目标,就是反对过于宽泛和损害行业利益的“净化”法案,并要求欧盟重新评估对见鹿科技开源技术的限制。这些扎根深厚、雇佣了数百万选民的传统工业巨头,其政治影响力不容小觑。

**裂痕二:硅谷资本的“用脚投票”。**

加州,门洛帕克,一家顶级风投的年度合伙人大会上。

主持会议的传奇投资人马克·安德森,正在阐述未来的投资重点:“……下一个十年的增长极点,毫无疑问在AI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而目前,唯一能提供稳定、高效、且完全开源底层支持的生态系统,只有见鹿科技的‘昆仑’平台和‘灵犀’OS。我们投资组合中超过三分之一最具潜力的AI初创公司,都构建在这个生态之上。”

他环视在场的合伙人,语气坚定:“我们不能因为华盛顿那帮人的冷战思维,就自缚手脚,放弃未来最大的投资机会。‘净化’法案?那只会让美国的创新者戴上镣铐跳舞!如果法案真的通过,我建议,我们将更多资金和资源投向我们在新加坡和迪拜的基金,那里对见鹿生态更加友好。”

资本是逐利且最现实的。当庞大的资本力量开始因为政治壁垒而调整其全球布局时,所带来的压力是任何政府都无法忽视的。越来越多的硅谷巨头和风投,开始私下或公开地表达对“净化”法案的担忧,认为其将严重损害美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