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龙二期”成功的海啸席卷全球后,带来的并非仅仅是欢呼与股市的狂欢,更是一种近乎窒息的期待与隐隐的不安。旧能源体系的既得利益者们在恐慌中试图寻找出路,传统强国在震惊中重新评估着世界格局,而无数发展中国家则看到了跨越式发展的终极希望,目光灼灼地望向东方,望向宁州。
在这纷繁复杂、暗流涌动的全球情绪中,林见鹿和他领导的见鹿科技,做出了一个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许多人意料的决定。
一周后,在联合国总部那座象征着人类合作与理想的主会议厅内,一场规格空前的特别会议召开。与以往各国政要轮流发言、各执一词的场景不同,今天会场的气氛格外不同。主席台后方巨大的环形屏幕上,不再是某个国家的国旗或组织的徽标,而是动态展示着“烛龙二期”稳定运行的震撼影像,以及“金乌”计划的标志——那只翱翔于烈焰之上的三足神鸟。
林见鹿作为特邀主讲人,坐在主席台中央。他今天穿着一身沉稳的深色西装,没有系领带,衬衫领口依旧随意地敞开一粒,与周围正襟危坐的各国代表和联合国官员形成了微妙而鲜明的对比。他没有携带厚厚的讲稿,面前只有一杯清水。
会议开始,联合国秘书长做了简短而充满激情的开场,盛赞“烛龙二期”的成功是“全人类的共同胜利”,随后便将主导权交给了林见鹿。
全场寂静,所有的目光,无论是好奇、审视、期待还是保留,都聚焦在他身上。直播信号通向全球每一个角落。
林见鹿站起身,没有立刻走向演讲台,而是先向台下微微鞠躬,然后才缓步上前,调整了一下麦克风。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台下那些代表着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利益诉求的面孔。
“秘书长先生,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他的开场白清晰而平和,通过同声传译传入每个人耳中,“几天前,在见鹿科技的实验室里,一团被磁场约束的等离子体,稳定地燃烧了一千秒,并且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输入的能量。”
他顿了顿,仿佛在让这个已然传遍世界的事实,再次沉淀在每个人的心中。
“我知道,在座的诸位,以及屏幕前的无数人,此刻心中充满了各种问题:这能量何时能惠及我的国家?它会不会带来新的不平等?我们现有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将如何适应?甚至……它是否安全?”
他坦然地说出了所有人的疑虑,这份坦诚反而让会场更加安静。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至关重要。但我想请大家首先思考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当人类终于掌握了从微观层面模拟恒星、获取近乎无限能源的能力时,我们,作为一个整体,应该用这份能力来做什么?”
他身后的屏幕画面切换,不再是聚变装置,而是旋转的蔚蓝地球,以及其上闪烁的、代表能源匮乏、贫困、疾病和冲突区域的红点。
“是重复过去的老路,让这强大的力量成为新一轮竞争、垄断甚至冲突的源泉?让能源的丰饶与稀缺,继续划分出富裕与贫困的鸿沟?让技术的壁垒,筑起更高的围墙?”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台下,许多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体,眼神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