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线,”他目光锐利,“则是在你的主导和绝对保密下,配合军方及特定科研单位,完成以下几项核心任务:”
“第一,以升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战略备份数据中心等名义,在渝州及周边选定区域,秘密构筑一套深度地下防护体系。其设计标准,远超现有任何人防工程,要求能够抵御我们目前所能推演的、最高强度的物理冲击和能量干扰。”
“第二,利用你在数据融合方面的经验,构建一个独立于现有互联网、甚至独立于卫星通讯之外的‘区域信息孤岛’系统。该系统必须具备在极端电磁环境、甚至全球网络瘫痪情况下,维持渝州及周边关键区域基本通讯、指挥和数据存储的能力。相关技术,会有专门团队提供支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陈立群身体微微前倾,带来一股更强的压迫感,“秘密筹建一个跨学科的‘异常现象研究与应对中心’(暂定名)。这个中心不挂牌,不公开,直接对最高层负责。它的任务是监测、分析、研究所有发生在西南区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无法用现有科学解释的现象,并评估其潜在风险,制定应对预案。中心需要汇聚顶尖的理论物理学家、天体生物学家、地质学家、甚至……古文明研究专家。”
古文明研究专家!苏晚晴立刻想到了林见鹿和他正在挖掘的那个神秘石盘。这一切,果然都是串联在一起的!
“资金、资源、人员,国家会给予最高优先级的保障,但所有流程必须绝对保密,融入正常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项目中。”陈立群总结道,“苏晚晴同志,你是否明白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极端重要性?”
苏晚晴深深吸了一口气,感觉肩上的担子何止重了千斤!这不仅仅是管理一个城市,这是在为整个国家,乃至可能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未来,预先打造一个“诺亚方舟”式的堡垒和前沿观察站。
她抬起头,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和退缩,只有一片清冽而坚定的光芒:“我明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保证完成任务!”
没有豪言壮语,但这简短的十二个字,掷地有声。
陈立群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真正的、带着些许赞许的笑意:“很好。具体细节和对接流程,后续会由李处长和王主任(他示意了一下身旁的两位)与你单线联系。记住,‘天柱’计划的存在本身,就是最高机密。”
会谈没有持续太久,二十分钟后,陈立群一行人便如同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市政府大楼。
苏晚晴独自一人回到办公室,关上门,后背轻轻靠在冰凉的门板上,才允许自己流露出片刻的恍惚。信息量太大,冲击太强。封疆大吏的责任,“天柱计划”的重担,以及这背后所暗示的、那悬于全人类头顶的、未知而庞大的阴影……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依旧川流不息的车流和步履匆匆的行人。阳光明媚,市井喧嚣,一切都显得那么平常而充满生机。然而,在这平静的表象之下,一场关乎存亡的宏大布局,已经悄然拉开了序幕,而她,被推向了这场布局的地方指挥中枢。
她想起了林见鹿发来的那条关于石盘与大脑神经网同构的信息,又想起了陈立群提到的“古文明研究专家”。她不再犹豫,拿出加密通讯器,直接拨通了林见鹿的号码。这一次,电话很快被接通了。
“晚晴?”林见鹿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专注,“我看到你的信息了,渝州,恭喜!这是众望所归。”
“恭喜的话先放一边,”苏晚晴语气急促而凝重,“见鹿,我刚刚接触到了国家最高机密——‘天柱计划’。”
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林见鹿的声音也变得无比严肃:“‘天柱’?他们找上你了?看来……上面的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
“你知道这个计划?”苏晚晴有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