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点的剪辑室还亮着灯,空气里飘着冷掉的咖啡味。
陈星燃盯着屏幕右下角的“已发送”提示,手指在鼠标上顿了两秒,才缓缓移开。他从斜挎包里摸出一根橘子味棒棒糖,拆开糖纸塞进嘴里,目光转向周小胖转发来的那封匿名邮件。
附件是纯文本,标题嚣张地写着“你们搞不成”。他点开,内容更简单——只有三行乱码似的字符,像是键盘随手敲出来的废料。
系统自动弹出扫描窗口:【无恶意程序,内容为无效干扰信息】。
他轻笑一声,关掉页面,顺手把这条记录拖进了加密文件夹。这种程度的恐吓,连当个笑话都嫌冷场。
窗外天色灰蒙,城市还没完全醒来。他靠在椅背上,闭眼三秒,再睁眼时已经切换到舆情监测面板。合作方后台数据显示,策划案刚被签收,阅读进度停留在第一页。
“现在开始等。”他低声说。
周小胖趴在控制台另一头打盹,听见声音猛地抬头:“等啥?”
“等第一声炮响。”
话音落下不到十分钟,手机震动起来。夏洛璃发来一条消息:“醒了就看热搜。”
他挑眉,点开社交平台首页。
#明星改造家重启# 正挂在第三位,点进去是《星潮周刊》发布的长文,标题扎眼——《一场属于观众的综艺革命》。
文章从“共生计划”的互动机制讲起,逐条拆解投票权重、紧急修正通道、成长线追踪这些设计逻辑,最后落在一句话上:“操盘者陈星燃,年仅十六,却展现出远超年龄的产业洞察力。”
评论区炸了。
“这模式要是真落地,我愿称之为年度最狠创新。”
“十六岁?谁家小孩半夜不睡觉在改娱乐圈规则?”
“上次见这种脑洞还是某顶流花两亿拍了个火星种菜剧。”
陈星燃叼着糖,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了三下。这是他习惯的节奏——事态入轨的信号。
八点十七分,数据开始爬升。全国二十家主流媒体陆续转载,短视频平台冒出上百条解读视频。有博主做了对比图,左边是传统综艺“导演说了算”,右边是《共生计划》“观众说了算”,配文:“以前我们追节目,现在节目追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