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反噬的象牙塔

凌晨三点的汪氏集团总部,玻璃幕墙外的城市陷入沉睡,公关部会议室却亮如白昼。全息投影屏上,# 汪氏助学作秀 #的词条阅读量突破 20 亿,评论区里 “伪善”“资本吸血” 的标签像墨点般晕染,将集团二十年来的公益形象染得斑驳。

“董事长,学校那边回消息了。” 李薇推来平板电脑,屏幕上是辅导员的聊天记录,“陈小雨她们请了病假,宿舍监控显示从昨天起就没回过寝室。” 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但我们查到,陈小雨半小时前在‘名流夜宴’APP 上发布了动态,定位在半岛酒店的旋转餐厅。”

我放大那张动态截图 —— 陈小雨举着香槟杯,手腕上戴着的卡地亚蓝气球腕表在灯光下泛着冷光,配文是:“终于摆脱枷锁,感谢真正懂我的人。” 桌对面坐着的男人侧脸熟稔,竟是上周在慈善晚宴上与父亲汪展鹏碰杯的地产商之子杜尚礼。

“所以这就是她们要的‘不被迫做的事’?” 我将平板电脑重重拍在桌上,石墨烯屏幕震出细密的裂纹,“拿助学金买奢侈品,转头就把恩人踩进泥里,还要踩着我们的声誉攀高枝?”

法务部总监推来一摞装订整齐的文件,透明封皮上 “汪氏助学计划资金流向” 几个烫金字被灯光照得发烫:“董事长,我们核对了近三年的打款记录。陈小雨除每年 5 万元助学金外,还以‘科研项目’‘实习补贴’名义申请了额外补助,累计 17.3 万元。她去年提交的‘山区支教调研报告’,实际是在马尔代夫度假时拍的游客照。”

会议室的空气突然被一声冷笑刺破。我抬头看见父亲汪展鹏扶着门框,驼色羊绒大衣上还沾着夜露。他身后跟着的助理捧着个红木匣子,匣子里码放着二十年前受助学生寄来的泛黄书信,最上面那张褪色照片里,扎羊角辫的女孩正抱着书本笑得灿烂 —— 那是汪氏助学计划资助的第一个孩子,如今已是乡村小学的校长。

“让媒体记者明天上午十点到公司。” 父亲汪展鹏的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他从匣子里抽出封信笺,信纸边缘被岁月磨出毛边,“我要亲自开记者会。”

“爸,您身体......” 我想阻止,却被汪展鹏抬手打断。

“四十年多前我在工地搬砖时,有个老教授把攒了半年的学校的饭票塞给我,说‘读书才能抬头做人’。” 他摩挲着信纸上褪色的钢笔字,指腹划过 “汪叔叔亲启” 的字样,“现在倒好,我们供着的学生学会踩着别人的善意往上爬了。”

清晨六点,我驱车前往学校的路上,手机突然弹出司马青川的消息,附带一张手绘流程图:

司马青川:分析了舆情数据,发现爆料账号与地产商之子杜尚礼的关联度达 87%。另外,陈小雨论文里引用的 “量子隧穿效应在社会学中的应用”,其实是我三年前公开课的课件截图。

配图里,红色箭头从 “地产商收购汪氏竞争对手” 一路指向 “陈小雨奢侈品消费记录”,最后在 “水军传播路径” 上画了个刺眼的圈。

我突然想起昨晚电梯里闪过的念头 —— 那些精心编织的 “受害者” 剧本,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量子隧穿,用廉价的眼泪做势垒,妄图击穿良知的壁垒,跃迁到不属于自己的阶层。

学校门口的银杏树下,陈小雨正被几个举着话筒的记者簇拥着,看见我的车驶来,立刻捂住嘴做出泫然欲泣的模样。

我推开车门时,听见陈小雨对镜头哽咽:“汪小姐,我知道你们势力庞大,可我们只是想要个公道......”

“公道?” 我从公文包里抽出打印好的消费清单,纸张在晨风中哗啦作响,“你用助学金买的香奈儿包包,是在哪个‘公道’专柜买的?还是说,那位送你腕表的地产商,能给你比寒窗苦读更快捷的‘公道’?”

我将打印好的消费清单甩在陈小雨面前的台阶上,A4 纸边缘精准划过她脚边那双崭新的 Gucci 乐福鞋:"上个月 15 号,你在恒隆广场刷了 元买限量款流浪包,支付记录显示付款方是 ' 汪氏集团助学金专用账户 '—— 需要我请银行把流水明细投到大屏幕上,让记者们看看你怎么用助学金养着奢侈品柜姐?"

陈小雨身后突然冲出个扎马尾的女生,举着手机直播大喊:"汪董事长,你这是威胁!你就是想用钱压垮我们!我们也是人,凭什么不能买奢侈品?你就说看不起我们!"

"威胁?" 我冷笑一声,从公文包第二层抽出份彩色合同,透明塑封膜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光,"2023 年 9 月,你 —— 林薇薇,签了《额外生活补助申请》,明确标注 ' 资金仅用于购买实验器材 ',但三天后你就用这笔钱付了网红健身房的年卡。需要我调出健身房的人脸识别记录,看看你举着杠铃拍照时,文案里那句 ' 感谢汪氏集团资助 ' 是不是 p 上去的?"

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