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图谋魏延

风起荆南 逍遥剑仙 2172 字 14天前

魏苞不解的转过身看着林铤,而此时正在将长剑收入剑鞘之中。见魏苞如此表情也是猜到一二,便笑着对魏苞说道:“魏苞兄,可是误会了什么?我已说要助魏延将军一臂之力,起码的诚意还是要有的。魏苞兄不妨先且坐下,容我予你缓缓道来。”

说罢便拉着魏苞至一旁坐下,随后又吩咐外面的士卒道:“来啊!送些吃食与酒水上来!”

吩咐完后又对着魏苞说道:“且坐好,待吃食与酒水送来,边吃边听我说于你。”

魏苞此时也多少放心了些,也多少相信了一些林铤是真心想助魏延将军一臂之力。

待吃食与酒水送上来,魏苞在俘虏驻地吃的都是最差的吃食而且还吃不饱,此时见到如此吃食和酒水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直接上手抓起吃食便往嘴里送,也顾不得吃食是否烫手,狼吞虎咽一般,有时候由于吃得太快太急有点噎住了魏苞就直接拿起酒坛子往嘴里猛灌酒水。林铤这时也不急,在一旁自顾自的坐下等着魏苞吃完。

魏苞吃完了,擦了擦嘴道:“这位将军,方才你说能助我们魏延将军一臂之力是如何相助之法?”

林铤见时机差不多了道:“这个我需要当面说与魏延将军知晓。”

“什么!”魏苞被林铤的话吓到了。

这是要让魏延孤身犯险前来?难道方才这般相待于我是要借机设计诱杀魏延吗?众多疑问在魏苞脑中闪过。

林铤也猜到了魏苞在想些什么便说道:“不需要魏延将军深入危险之地,他孤身犯险前来我也不同意,反正几日后长沙军和桂阳军两军也会对峙沙场。到时候我独自一人会上前喊话魏延将军,你请他独自出来谈话即可,如此是否可以免除你们的后顾之忧?”

林铤此言一出魏苞悬着的心基本放下了,随后好像反应到了什么一般迅速抬头看向林铤,一时竟不知道如何言语。

“将军此言……………难道…………难道……………难道……………………”魏苞以一种不可置信的语气问道。

林铤确是笑了笑对着魏苞点了点头道:“正如你猜想的一般无二,我不放你回去,魏延将军如何知晓对阵是喊话是为了与其交谈?”

魏苞见此也是快速的站了起来,对着林铤躬身抱拳行了一礼道:“谢将军放归之情,魏苞定将将军的话带给魏延将军。将军可否告知姓名,也好让魏苞知道传话给魏延将军知晓是哪位相邀。”

“在下名为林铤,字廷钰。你家魏延将军必然已经知晓在下,先前你们夜袭劫营我已然和魏延将军交过手,他在我这可没讨到便宜。哈哈哈哈哈……………………………”

“另外,你此行回去务必孤身返回,任何人问起都只说是趁守备不注意加上亲卫队其他兄弟冒死掩护你方才寻得一丝机会逃脱。等下我会让你送你回俘虏驻地,让手下之人配合你演一场出逃的戏码,这样如果遇到长沙军前来调查核实也不会影响你与魏延将军,切记!切记!”林铤很认真且细致的吩咐魏苞道。

“在下定当按林将军所授意之事行事,那还请将军让麾下稍微打小人一顿,不然不可取信于其他人。”魏苞连忙补充道。

【邓方(?~221至222年间),字孔山,荆州南郡(今湖北省荆州市)人,邓方是蜀汉前期的重要人物,也是蜀汉开国后首任庲降都督。是刘备在荆州时期收到的优质人才。刘备定蜀后因其所在之所属郡改名为朱提,因而让邓方就任朱提太守(也是改名后首位朱提太守),之后兼任安远将军与庲降都督(也是首位),为人轻财果毅,深有威信,故当地夷人对其十分信服。[随刘备入蜀]建安十六年(211年),刘璋听闻曹操要率军进取汉中,非常担忧,张松建议刘璋邀请刘备入蜀,让其攻打张鲁,防卫益州。刘璋于是派遣法正、孟达领兵四千人迎接刘备,刘备率领庞统、黄忠、魏延、卓膺等将领入川。邓方以荆州从事,也跟随刘备来到了蜀。[任命犍为都尉]建安十九年(214年),刘璋在刘备的进攻下投降,刘备平定益州,任命邓方为犍为属国都尉。[晋升庲降都督]建安二十年(215年),后来因为犍为属国改为朱提郡,以邓方为太守,并任命邓方为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驻扎在朱提郡南昌县,从而镇守南中。邓方为人不重钱财,而且果敢勇武,深有威信,治下的夷人都很敬服】

【“识时务者为俊杰”出自三国时期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注引《襄阳记》,原句为“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强调能认清客观形势的杰出人才才能称为英雄豪杰。该典故产生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诸葛亮与庞统因被司马徽推荐给刘备,成为该成语的典型代表人物。 ??该成语源自荆州(今湖北地区)的司马徽对刘备的推荐。司马徽指出,只有“识时务”的人才能看清天下大势,并推荐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位“俊杰”。这一典故反映了三国时期人才选拔中注重“识时务”的价值观,成为后世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 ??成语经过演变,从“在乎俊杰”变为“为俊杰”,强调顺应时代潮流的重要性。该成语在历史典故中体现了三国时期政治家对时局的敏锐洞察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杰出人才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