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兵不血刃

风起荆南 逍遥剑仙 2220 字 14天前

鲍隆见到林铤也是高兴的流下了泪水道:“之前听看管我的狱卒说你已经遭遇不测,今日见你没事真是太好了!堂伯父如何了?”

“隆哥放心,鲍伯安好,有人保护他。只是鲍达为了救我已经身故。”

“唉……………………………………………对了,赵范呢?”鲍隆想起忘恩负义的老上司。

“他刚才要偷袭子龙,已被我杀了。”

“好吧,只是现在桂阳郡群龙无首,你这时候背上了弑主之名只怕………………………”

“无妨这边都是兴霸的锦帆军,到时候就说赵范为乱军所杀,至于桂阳郡嘛,子初已经赶往襄阳为我们争取一个“名正言顺”。”林铤安慰鲍隆道。

“如此甚好。”

此战林铤不但设计了甘宁这枚暗子埋伏于郴县之内,还提前让所有锦帆军提前攻占城内各处要点,又让一支偏军绕道去营救鲍隆,趁着郴县城内防备漏洞之时一举拿下。

就这样林铤兵不血刃的拿下了郴县本部未战死一人,城内反抗的寥寥数人也被牵招所部斩杀,所以两方伤亡可以忽略不计。

“大家都有各司其职吧,其余的众将轮流休息,明日再在郡守府正厅议事。”林铤遣散了前来汇报的众人。

众人纷纷退去,只有廖化一人还未离开。

“主公竟然早就洞悉一切,还借机下了一盘大棋!” 得知全部情况后廖化也是吃惊不已,心说怪不得要提前把山间要塞和“庄子”里的兵力全部集中一处,而之前这边的计划和筹备也不过是林铤这局棋的棋盘之上的其中一步罢了。

“为将者谋一战,为帅者谋全局,如今我们已经是自己“创业”了,自是多花些心思减少损失,增加战果。不能光想着一味的带兵厮杀,更是要统御全局,要不然如何能在这乱世立足!”林铤这话像是在自我提醒又好似是在言传身教,反正每说这话时都会看着廖化,林铤那表情就像是教官看着自己带出来的兵一般。

“元俭你小子不错啊,听说你这次是最先一个完成任务的,迅速的占领城中武库的,比很多军中的老人都要强上些许。这次占领城中武库应该收获不小吧?”林铤玩笑似的问廖化。

若是廖化在没有反思之前,能得到林铤这样的赞许肯定会高兴的整晚整晚的睡不着觉,如今他已认识到了自身尚有许多不足,特别是知晓了林铤的这番布局之后他更感觉到了自己和真正意义上的统帅间的差距。

自己还差得远呐,以前心里还曾觉得自己能轻轻松松独领大军,现在想来当时林铤没有立刻给自己太多的人马何尝不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更是对自己的一番历练。

“行了,时候也不早了,明日过来一同议事吧。”林铤温和的对廖化说道。

小主,

廖化见此也不好再留,于是匆匆告退。

廖化是林铤看中的军中将领,也是想尽力培养的人才,自然林铤有机会也愿意点拨一下廖化。毕竟历史上这个可是到了古稀之年还在军中服役的将领,在这方面廖化确实可以比肩赵云了。

此时夜已更深了,林铤一人仍坐在桌案之前思考着什么。

【东汉平民女子在面见官员时,最可能使用的自称是?民女?。这一称谓符合其平民身份,且区别于已婚女性的“妾身”和仆役的“奴婢”。 ??民女?:文献记载显示,东汉平民女子在正式场合(如面见官员)常以“民女”自称,例如《汉书》中记载“民女窦氏”的用法。 ?其他称谓则有:[妾身?]通常为已婚女性的自称;[?奴婢?]仆役或低阶层女性常用;[?本宫?]为皇室女性专用】

【樊氏是东汉末年桂阳太守赵范的寡嫂,以倾国倾城之貌着称,因赵范欲将其许配赵云而闻名于《三国演义》及《三国志》记载。樊氏为东汉末年人物,汉族,本名不详,常被称为?樊夫人?。其身份为桂阳太守赵范之兄的遗孀,即赵范的寡嫂。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赵云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后接任桂阳太守。赵范为拉拢赵云,提出将樊氏嫁予他,但赵云以“同姓结义、有违人伦”为由拒绝。此事在《三国志·蜀书》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及《三国演义》中均有记载,细节高度一致。???后续发展?则是赵云认为赵范投降非真心,后赵范果然叛逃,樊氏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