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把前天的报纸递给沈青霜。
沈青霜有前世记忆,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一重生,她就找好了高中课本,让徐妞妞开始复习。没想到不过两个多月,确实的信息出来了。
她正看着报纸,孙萱、杨大章、崔新春、蒋俊都听到消息过来了。
看到沈青霜正在看报纸,忙要求:“沈知青,你大声念出来呗,让咱们都听听。”
沈青霜只好念了一遍。
杨大章一听到后,泪流满脸:“好,太好了,我终于可以恁着自己的努力回城了。”
孙萱一脸后悔:“这个消息怎么不早一点。”
就是再早一个月,她也不会这么后悔。
眼看着知青点的知青,有本事的早就调回了城里,剩下的不是在这里找了工作,就像是沈青霜。
还有就是嫁到了本村里的两个知青,比如翠晚、程含巧两人,他们是第一批来的知青,年纪大了,也回不了城,只能嫁给本村人,孩子都生了几个,从此之后只能安守本份,当个农村人。”
孙萱一点也不甘心,她是72年来插队的,跟她一起来插队的都基本回了城,只剩下她自己,眼看着今年她都25了,再不嫁人就是老姑娘。
家里一点也指望不上,早就三年前他们就不来信了,最后一封信也是说让自己不用惦记着家里,让她找个人嫁了;家里给不了她一点助力,她回城探亲的话,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家里的哥哥们又生了很多孩子,大的都上了初中,她的屋子早就给侄子们占了去。
她不甘心一辈子就做个乡下人, 又苦熬了两年,眼看着知青点里的知青越来越少。
孙萱更焦急了,正好前几个月,钟会计家的大儿子看上了她;她想着自己回城无望,还不如嫁去会计家。
他们家地村里算是小康人家,钟会计不用出工,他当会计每月有工资,他的大儿子在县面粉厂是个临时工叫钟元龙。
钟元龙四年前娶的老婆今年春上死了,也没给她留下一儿半女;他就看上了知青点还留下的三个女知青里的孙萱;
孙萱除了个子矮点,长的还不错,细眉毛,长眼睛;高鼻梁,比村里的姑娘可是好了一大截。
人家还是高中生,算是知识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