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砧岁月"的诏令如同投入静水的巨石,在整个大秦激荡起澎湃浪潮。而"龙渊"基地,正是这浪潮汇聚、最为炽热的熔炉核心。
昔年相对空旷的小行星带隐秘空域,如今已被钢铁丛林与喧嚣人声占据。数以十万计的工师、匠作、隶臣妾以及负责戍卫的星骋军材官、士伍,在这片天工开物之地奔忙不息。巨大的工程楼船拖曳着从小行星深处开凿的巨岩,在既定方位进行构型;灼热的阳燧聚光器喷吐着刺目光焰,在基岩上精准雕琢船坞轮廓;无数身着不同色卒衣袍服的人员,在初具规模的钢铁骨架内外穿梭,焊接的火星如同不灭的星雨。
将作少府丞、领龙渊督造事徐彭岳立于中央望楼,俯瞰下方这片沸腾工地。三号、四号超大型船坞的基坑已向下深掘数里,其规制远超早期建造的一二号坞,足以同时铺设四艘"井宿"级巡洋舰的龙骨。
"徐都尉,三号坞主架构第七区引力碇石出现谐波扰动!"一名工师丞急报。
"启用备用水德元力缓冲器!调律工师轮换休整,四个时辰后复岗!"徐彭岳声音冷峻。在此紧要关头,他必须如驱策弩机般压榨出所有人的极限。
不远处,被多重结界隔绝的"新型能源项目组"试验区,徐福正对着一套复杂的能量转换装置手舞足蹈。这位方士出身的博士,如今俨然成了基地里最忙碌也最令人头疼的人物。
"妙哉!此等能量回路,暗合北斗七星之布局!"徐福抚掌赞叹,随即又蹙眉,"然则离位能量流转不畅,当以巽风之位疏导......"
他所谓的"巽风之位",实则是他凭借对能量流动的直觉感受,提出的一个改进建议。当工匠们按照他的指示调整了能量导管的角度后,系统的效率竟真的提升了三成。
"徐博士真乃神人也!"年轻的工匠们纷纷叹服。
徐彭岳巡视至此,看着徐福在那套严谨的能量系统中融入他那些玄之又玄的理论,却总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不禁摇头失笑。这位师兄虽然思维方式奇特,但对能量的敏锐直觉确实无人能及。
"师兄,'镇魂塔'的进展如何?"徐彭岳问道。
徐福神秘兮兮地凑近:"师弟且看,我观天象,参悟二十八星宿运转之理,将此理融入能量护盾的相位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