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窥探之眼

空间攻防研究院深处,一座被层层能量屏障隔绝的实验室内,空气仿佛凝固。一座约一人高、形似青铜浑天仪与复杂晶石阵列结合体的装置,正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这便是徐彭岳团队基于王离的感知数据,结合格物院最新能源理论,呕心沥血打造出的第一台 “窥天镜”原型机。

王离闭目端坐于“窥天镜”前的感应席上,额头贴着几片精致的传感玉片。他的精神正与这台奇特的机器深度连接,将其内在的空间感知力,通过装置放大并转化为可视的能量图谱,投射在众人面前巨大的光幕上。

光幕上,原本静态的柯伊伯带星图,此刻正荡漾着细微的、如同水波般的涟漪。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空间状态:稳定的区域呈淡蓝色,微弱的褶皱是黄色,而那些危险的陷阱和暗礁,则闪烁着不祥的红色。

“校准完成,感知范围扩展至预定半径,分辨率提升百分之三百。” 首席工师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激动。

徐彭岳紧盯着光幕,下令:“目标,奥尔特云边缘,S-7扇形区,聚焦扫描。”

王离深吸一口气,将意念集中。光幕上的视角瞬间拉远,穿透无数天文单位的距离,投向了那片敌军盘踞的空域。图像起初模糊,充满杂讯,但随着“窥天镜”的稳定和王离的专注,细节逐渐清晰。

他们“看”到了!

并非清晰的舰船影像,而是能量与空间的流动图谱。可以看到大片区域被一种粘稠、滞涩的暗红色力场所笼罩,那显然是敌军制造的空间干扰区。在这些区域之间,有数条相对“干净”的通道,如同血管般连接着后方。而在这些通道的节点处,隐约可见几个异常明亮、结构复杂的能量源——那很可能就是维持这片空间异常区域的大型信标或者指挥节点!

“记录所有能量源坐标和空间结构特征!”徐彭岳命令道,心中振奋。这是他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敌军的空间布防,意义重大。

然而,就在扫描持续进行时,王离突然闷哼一声,身体微微颤抖。

“不对……有什么东西……在‘看’回来!”他声音艰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