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惊蛰裂空,归墟余响

麒麟殿内,核心重臣再次齐聚。光幕上同时展示着“惊蛰”的战果与徐福报告中的关键内容。

“陛下,‘惊蛰’之威,足以震慑西境宵小。然此力过于酷烈,且引发空间扰动,臣恐长久使用,或生不测。”李斯首先进言,态度谨慎。

“丞相所言有理,然强敌环伺,若无雷霆手段,何以护我社稷?”蒙恬(通过灵晷投影)反驳道,“‘惊蛰’乃帝国屏障,当用则用!”

章邯则从后勤与战略角度分析:“此武器能耗巨大,制造维护不易,难以大规模列装。宜作为战略威慑,而非常规手段。当前西线局势已因‘惊蛰’首胜而逆转,臣以为,当借此良机,巩固防线,消化战果,并利用艾拉,加深对‘肃正派’内部之分化。”

徐彭岳也补充道:“陛下,徐福师兄与公主所探知的‘归墟’之秘,虽骇人听闻,却也可能蕴含超越‘惊蛰’的力量法则。臣建议,一方面严格控制‘惊蛰’的使用与改进,另一方面,集中部分资源,支持徐福大师对‘归墟’相关现象进行更安全、更深入的研究。或许……能找到应对未来更大威胁的关键。”

众臣意见不一,但核心都围绕着如何平衡当下的武力与未来的风险。

嬴政静听良久,目光最终扫过那艘被“抹除”的敌舰残骸影像,以及报告中关于“归墟”那令人心悸的描述。

“星海之争,不进则退。”嬴政缓缓开口,声音带着定鼎乾坤的力量,“‘惊蛰’之剑,既已出鞘,便无收回之理。然,持剑者当时刻谨记,剑可御敌,亦可伤己。蒙恬、白起,西线战事,尔等临机决断,‘惊蛰’可用,但需慎用,战后详报其效。”

“徐彭岳、徐福、嬴雪华,‘归墟’之秘,关乎文明存续,着尔等继续探究,然需以稳妥为上,绝不可再贸然触及深层意念,首要目标,在于明晰其与‘收割者’、‘虚无之种’之关联。”

“李斯、章邯,分化西敌、巩固防线、积蓄国力,乃当前要务。艾拉此人,榨尽其用。”

帝国的航向再次被拨正。既要紧握手中足以裂星的利刃,又要警惕远方那吞噬一切的深渊。在这光明与黑暗并存的星海中,大秦这艘巨舰,将继续以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劈波斩浪,砥砺前行。

“惊蛰”的余威在星海中回荡,而“归墟”的低语,也如同命运的钟声,在帝国的殿堂深处,敲响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