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双线激战与核心技术突破

重钓人生路 喵哆渔 3451 字 12天前

开放日的成功喜悦,如同被骤然泼下的冰水,瞬间熄灭。省城传来的政策贷款受阻消息与张伟监测到的境外系统性舆论抹黑,让“旭遇”基地刚刚升腾起的昂扬气氛,重新被凝重所取代。内忧外患,从未如此清晰地同时摆在面前。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陈遇坐在主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锐利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林莉眉头微蹙,快速记录着要点;孙宇和李文博盯着电脑屏幕上那些伪造的“技术报告”,脸色铁青;毛蛋愤懑地喘着粗气,恨不得立刻找黄明远打一架;周凯则不断刷新着网页,监控着负面舆论的扩散情况;连右手还缠着绷带的王小虎,也用左手死死攥着一份材料,眼中满是怒火。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坐在一旁,面色沉静,但紧握的扶手暴露了他们内心的不平静。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陈遇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冷静得听不出一丝慌乱,“‘渔火’玩阴的,想拖慢我们的政策支持;国外的‘大鲨鱼’也开始下黑手,要直接从根子上抹黑我们的技术和品牌。这是考验,也是我们‘旭遇’必须跨过去的坎。”

他顿了顿,目光首先落在林莉身上:“莉莉,工业大学那边,必须尽快搞定。你带上所有合作协议、经费往来凭证、专利申报文件原件,亲自去找王教授和校方科研处、法务处。态度要诚恳,但要明确我们的底线——知识产权必须清晰,这是合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应对当前困局的关键。需要我出面,我随时可以赶过去。”

林莉郑重点头,合上笔记本:“我明白轻重。下午我就动身,一定把校方的正式说明文件带回来。”她眼中透着坚定,作为公司的“大总管”和陈遇的妻子,她深知这份文件的分量。

“毛蛋哥,”陈遇转向毛蛋,“你那边,两条线。一是继续通过你爸的关系,摸清评审组对匿名信的具体态度,看看有没有转圜余地,或者需要我们补充哪些关键材料。二是……”陈遇眼神一冷,“盯紧‘渔火’的动静,特别是原材料和供应链方面。我估计,他们正面玩不过,很可能会在咱们新生产线投产的关键节点上,再使绊子。”

毛蛋重重一拍桌子:“放心!政策那边我让我爹再使使劲。‘渔火’那边,我安排人二十四小时盯着他们的仓库和物流!妈的,敢断咱们的料,老子跟他们没完!”

陈遇点点头,又看向孙宇和李文博:“孙宇,文博,技术反击是重中之重。那些伪造的报告,看似专业,但必然有漏洞。你们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写出一份更有分量、数据更翔实、逻辑更严谨的技术白皮书。不仅要逐条驳斥谣言,更要主动展示我们‘虎煌’材料在更严苛条件下的测试数据,比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的长期稳定性、极端负载下的疲劳性能等。我们要用绝对的技术自信,碾压那些鬼蜮伎俩!”

孙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冷静而专注:“没问题。我们积累了大量的加速老化测试数据和极限性能实验数据,正好可以系统整理出来。这份白皮书,我会确保其学术严谨性和技术穿透力。”

李文博补充道:“我建议,白皮书完成后,不仅通过媒体发布,还可以直接投递给相关的行业协会、标准制定机构,甚至包括……那家境外巨头的主要竞争对手。有时候,敌人的敌人,可能会成为间接的朋友。”

陈遇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好主意!文博考虑得周到。这件事你们全力去办,需要任何资源支持,直接找莉莉或者我。”

“凯子,”陈遇的目光投向周凯,“舆论战场交给你。官网、论坛、QQ群,所有我们的阵地,立刻发布简短声明,定性这次抹黑为‘某些国际竞争对手因惧怕我司技术突破而采取的卑劣手段’,态度要强硬。同时,发动我们积累的核心钓友和客户,用真实的使用体验去回击那些虚假评价。开放日的成功,就是我们最好的底气!把当时来宾试竿的照片、视频、正面评价,有节奏地释放出去!”

周凯早已摩拳擦掌:“遇哥,我明白!这就启动‘口碑保卫战’!咱们的钓友凝聚力很强,肯定能淹死那些水军!”

最后,陈遇看向一直沉默但眼神专注的张伟:“伟哥,你的战场在暗处。继续监控,尽可能锁定攻击源,哪怕只是大致范围。同时,加固我们所有对外的信息节点,防止被进一步渗透。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非常规的反制措施,但要把握好分寸,不留尾巴。”

张伟微微颔首,言简意赅:“。明白。蜜罐升级,追踪加强。”

安排妥当,陈遇深吸一口气,看向一直默默支持他的两位老爷子:“程老,秦老,公司事务繁杂,让二老费心了。”

程老爷子大手一挥:“遇仔,别说见外话。我们这两个老骨头,别的帮不上,技术和饵料这块,还能给你们把把关。越是有人使坏,咱们越要把产品做得更硬!让那些宵小之徒无话可说!”

小主,

秦老爷子也瓮声瓮气地说:“对!真金不怕火炼!遇小子,你放手去干,前面风浪再大,咱们这条船,沉不了!”

会议结束,众人立刻分头行动,如同精密的齿轮,紧紧咬合,开始高速运转。陈遇站在会议室窗前,望着窗外车间里正在紧张调试的新生产线,心中波澜涌动。前世的他,若遇到这般四面楚歌的局面,除了怨天尤人、借酒消愁,恐怕别无他法。但今生,他身后有值得信赖的伙伴,有必须守护的事业,更有重生一次不容辜负的决心。

“莉莉,路上小心。”陈遇走到正在匆忙整理行李的林莉身边,轻声嘱咐。

林莉抬起头,给了他一个安慰的笑容:“放心吧,家里这边你多操心。等我好消息。”她踮起脚尖,轻轻抱了抱陈遇,然后拖着行李箱,毅然踏上了前往工业大学的行程。

送走林莉,陈遇立刻扎进了车间。新生产线的安装调试进入了最关键的阶段,日本工程师虽然技术过硬,但沟通并不顺畅,很多细节需要反复确认。

“遇哥,你看这个主轴的同轴度,按照说明书要求公差在5个谬以内,但实际安装下来,总觉得有点勉强。”王小虎用左手拿着千分表,眉头紧锁地对陈遇说。他虽然右手不便,但凭借对机械的天生敏感和不服输的劲头,硬是成了调试现场的“技术顾问”。

陈遇凑过去,仔细看着测量数据,又看了看设备结构图。前世他不懂这些,但今生从材料到设备,他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学习。“孙宇,你来看看这个参数,是不是跟咱们之前计算的负载曲线有冲突?”

孙宇闻声赶来,与李文博一起核对图纸和数据。经过一番紧张的讨论和验算,他们发现确实是日方提供的部分安装参数与“虎煌”材料的特定工艺要求存在细微偏差。

“需要调整安装基准面,虽然麻烦,但必须做,否则会影响竿坯的卷制均匀度。”孙宇得出结论。

陈遇当机立断:“那就调整!虎子,你指挥,需要多少人手,直接从老生产线调!务必在最短时间内搞定!”他知道,新生产线早一天投产,“旭遇”就多一分应对危机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