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性能三倍,曙光二号问世!傻柱出狱,易中海老狗上门!

四合院里鸡飞狗跳,满地狼藉。

红星实验院却是一派热火朝天,捷报频传。

在林卫国带领下,“曙光二号”的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那台从国外弄来的大型计算机,已经被全部“解剖”。

所有的电路图纸,所有的设计思路,都变成林卫国脑中的知识和桌上厚厚的资料。

在翻译小组和硬件小组的共同努力下,他们不仅完全吃透这台机器,还发现其中大量的“设计冗余”。

“卫国,你快看!”

钱学敏教授指着一张巨大的电路图,手都在抖。

“按照你提出的优化方案,这块存储控制单元我们能用不到一半的元件,实现比它更快的寻址速度!”

“咱们的‘曙光一号’晶体管,性能甩他们几条街!”

整个实验院的科研人员,都憋着一股劲儿。

他们现在干的不是简单的仿制,是全方位的超越!

“曙光二号”的总装车间,一排排崭新的军绿色机柜矗立,无数头发丝一样细的电线被焊接在电路板上。

林卫国和娄晓娥几乎天天泡在这里。

林卫国坐镇中枢解决最关键的技术难题。

娄晓娥则成了他的大管家,协调各个小组的进度,整理所有技术文档。

她甚至能在一堆复杂的电路图中一眼揪出几个细小的错误。

这天,最后一组逻辑运算单元安装完毕。

整台“曙光二号”终于完成硬件组装。

机身上印着鲜红的“曙光二号”四个大字和一颗闪亮的五角星。

这是完全由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台高性能晶体管计算机!

“准备通电!进行第一次系统测试!”

林卫国一声令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

巨大的电闸合上,车间里响起一阵轻微的电流声。

“曙光二号”机柜上,成千上万的指示灯依次亮起!

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林卫国亲自将一段测试程序,通过纸带送入计算机。

短暂的沉寂后,旁边的打印机突然“哒哒哒”地自行工作!

一行行精准的运算结果出现在雪白的纸上!

“成功了!成功了!”

整个车间瞬间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钱学敏教授和几个老专家抱在一起,眼眶泛红。

一辈子都盼着能用上国家自己造的计算机,今天这个梦想终于成真!

“曙光二号”的性能测试结果,更是让所有人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