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配件厂试产失败

车工很快车完第一个齿轮坯,毕厂长立刻递上第二个料坯,转身将加工好的坯料送到滚齿机旁。负责滚齿的操作工是南京专门学过这台机床的老手,早在毕厂长到来前,就已根据图纸标注的模数、齿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等参数装好滚刀,还精准调整了滚刀的径向与端面圆跳动。

他接过齿轮坯,稳稳固定在工作台夹具上,启动机床。加工中,操作工看着切削的形状与颜色,判断这齿轮钢强度极低,全程没几次停机测量,不到10分钟便完成加工——恰好与车床的第二个齿轮坯加工同步结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厂长拿着两个刚滚好齿的齿轮赶往翻砂车间,夏师傅早已调好淬火炉等候。只见夏师傅用夹具夹起小料筐,将齿轮快速装入后送进炉内。不足5分钟,他盯着炉温表念叨:“1150度。”随即取出料筐,迅速浸入油淬槽,10秒后捞起。待齿轮凉透,他便将这两件淬火后的齿轮交到了毕厂长手中。

车间里机器的嗡鸣尚未完全消散,毕厂长手持两枚淬过火的齿轮,稳步走向珩齿机。操作工早已就绪,图纸要求的珩轮稳稳套在主轴上,磨轮的粒度与硬度也已精准选定。

操作工接过齿轮,高精度夹具瞬间将其固定,细微误差调整完毕。机床启动,工作台按照规律往返运动,齿面在磨轮下迅速变得光滑如镜。不到十分钟,第一枚齿轮研磨完成。紧接着,第二枚齿轮同样在十分钟内加工完毕,两枚2095号齿轮静静躺在毕厂长手中。

回到办公室,毕厂长先将齿轮递给仲昆查看,随后取来油纸仔细包裹,放进备好的布袋里,郑重地交到仲昆手中:

“明天就等你的捷报。不过根据机床操作工的经验,这批齿轮钢的强度比不上45号钢,我担心试验过不了关,就没让继续加工。”

“要是试验失败了怎么办?”仲昆问道。

毕厂长稍作停顿,语气沉稳:“这个结果我早想到了。我和夏师傅商量过,真要是不成功,就先把库存的废钢铁炼了,做一批管件维持生产——咱们工人不多,暂时都闲不着。现在最关键的,还是你的实验结果。”

仲昆小心翼翼地将新加工好的齿轮收好,与配件厂的同事简单道别后,便驱车匆匆赶回拖拉机厂。一见到苏达成,他便直奔主题:

“这两个新齿轮还没经过测试,说不定会实验不成功。现在离下班还有点时间,要不咱们今天就试试,看看还来得及吗?”

苏达成抬眼望了望墙上的挂钟,果断回道:

“现在填申请报告还来得及!我马上写好报告,就能去检测科拿试验台钥匙,只要拿到钥匙,咱们今天肯定能把试验做了。”

话音刚落,苏达成迅速填好试验申请报告,一路小跑送往检测科。拿到钥匙后,两人立刻赶往车间实验台。苏达成手脚麻利,仅用15分钟就调试好位移传感器等设备,将齿轮稳稳固定在实验台上。

随着实验台启动,齿轮载荷被设定在50%,此时齿轮运转平稳,屏幕上各项监测参数均显示正常。然而,当载荷逐渐上升至70%时,实验台突然传出异常噪音,两人凑近一看,齿轮齿面磨损已十分严重,表面甚至开始出现变色痕迹。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载荷刚达到80%,齿轮便“咔嗒”一声突然卡住不动,试验被迫中止。

仲昆和苏达成急忙取下齿轮检查,发现齿轮不仅出现了软齿现象,还有一个齿直接倒向一侧,正是这颗倒齿卡住了传动结构,导致齿轮停转。两人看着损坏的齿轮,都忍不住吓了一跳。

缓过神后,苏达成眉头紧锁地对仲昆说:“根据以往的试验经验,另一个齿轮不用再试了。我判断问题出在合金钢配方上,这颗倒齿一看就是‘钢火’不足,强度根本不达标。你先去找永明,让他确认下这次的合金钢配方是不是出了问题。”

仲昆站在拖拉机厂门口,眉头紧锁,到传达室拨通了岳父的电话。

“爸,我在拖拉机厂门口,有点急事,您在办公室等我一下。”电话那头应下后,他便开车往岳父的办公室赶去。

推开门,办公室里只有岳父一人,仲昆没有多余寒暄,直接上前汇报:“齿轮生产很顺利,从中频炉铸造到机加工、淬火,整个流程一气呵成。可没想到实验出了岔子,强度连80%的标准都没达到,用的合金钢甚至不如45号钢。这事儿传出去,实在太丢人了。同样的配方,齿轮厂的齿轮能扛过180%的载荷,我们却连一半都达不到,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岳父沉思片刻后开口:“配方应该没问题。你父亲的性子我了解,他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绝不会给假配方。我猜是生产环节出了疏漏,你再去落实一下永明那边的情况。”

“好,我今晚就回齿轮厂找他核实。”

仲昆应声,转身告别岳父,匆匆回家换了摩托车,便往齿轮厂赶去。途中他没回家吃饭,只在路边随便买了点东西垫肚子,抵达齿轮厂后,他把摩托车停在厂外,径直走向传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