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昆愣了一下,随即笑出声。他把剩下的月饼放在碗里,俯身帮廷和掖了掖被角。
晚上8点,值夜的护工准时被护士送到病房,仲昆和马媛与护工交接完之后离开病房,回到小木桥旅店。
清晨六时,仲昆与马媛便准时出现在病房门口。推门而入的瞬间,二人脸色骤变——病床上空空如也,惊得他们心头一紧。循着细碎的脚步声望去,才见护工正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廷和从卫生间走出来,马媛立刻快步上前,接过护工的手,合力将廷和稳妥地扶回病床。
“廷和叔昨天就喊着便秘,医生给开了‘上丹清’中药,今早终于有了便意。”护工擦了擦额头的薄汗,笑着解释,“他非要自己试着下地,我慢慢扶着去了卫生间,排得很顺利,现在整个人都轻快多啦。”护工离开后,马媛熟练地服侍廷和吃完早饭。
上班后,护士便推着心电图机走进病房,电极片贴上廷和的胸膛,仪器发出规律的“滴滴”声。不多时,沈主任拿着打印好的心电图走进来,眉头舒展地对仲昆说:“你看,心电图显示恢复得非常好,这和他本身底子硬朗分不开。今天可以多下地走动走动,要是没其他情况,两天后就能出院了。”仲昆与马媛悬着的心,终于彻底放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分两头,此时的齿轮厂西院工地,正与医院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10月7日,中秋佳节的氛围并未冲淡工地的繁忙,沈阳机床厂发来的第一批机床已稳稳停在工地门口,运输队的王队长带着十几个工人,正喊着号子往一层大车间搬运。抬头望去,采光顶的玻璃已安装过半,安装队长拍着胸脯保证:
“再给两天准能完工,除了中间塔吊井架那十几平方米要等塔吊拆除后补上,其余10号收尾就能撤场!”
北侧墙体的施工也按计划推进,9号便可全部竣工。直到下午两点,齿轮厂与工地才正式放假,让忙碌多日的工人们得以回家与家人共度中秋。
时间悄然来到10号,这是廷和手术后的第六天。此时的他早已不复初时的虚弱,无需任何人搀扶,便能自己在病房走廊里稳步散步。医院为他安排了全面复查,超声波检查结果显示,他的射血分数已达到50%,完全符合中年人的平均标准。沈主任经过详细会诊,在病历上写下“同意11号出院”的结论,这份康复的喜悦,为这段住院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仲昆和马媛回到小木桥旅店,在服务台,让女服务员查询了11号下午以后的火车票,服务员查询后告诉仲昆,有11号晚8点的软卧,仲昆定了3张。
天刚蒙蒙亮,仲昆和马媛吃过了早饭,两人一同前往医院去。刚到409病房,就看见廷和在走廊里慢步——他五点就起了床,已经来回走了半个钟头。马媛见状快步上前,语气里带着心疼:“爸,哪能一下子走这么久?恢复得循序渐进,可不能急。”
这天的早餐还算丰盛,温热的牛奶、烤得松软的面包,还有一块煎得恰到好处的牛排。仲昆把随身的旅行包卸在病床边,马媛便着手收拾回程的东西。从常用的换洗衣物到廷和的各种药,每一样都捡着必需的装,可即便如此,旅行包还是被塞得满满当当,拉锁都得费些力气才能合上。
廷和住院这些日子,护工把他照料得十分妥帖,临到要走,老人脸上满是恋恋不舍。仲昆看在眼里,他仔细记下护工的地址,又从口袋里摸出那支随身多年的派克金笔,塞进护工手里:
“这些天辛苦您了,一点心意,您收下。”
上班铃刚响,护士就来给廷和做了最后一次心电图。随后,主治医生把仲昆叫进办公室,手里捏着出院小结,一字一句地叮嘱:
“你父亲的线不在上海拆,路上颠簸怕出问题,回家一周内务必去县医院处理,拆完线一定要注意防感染。”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饮食上别碰高胆固醇的,多吃点鱼、牛羊肉补补;锻炼就以散步为主,半年内不能干重活,五公斤以上的东西千万别提,更不能熬夜。每月记得复查,药得按时吃,剂量千万不能自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