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传说中的九鼎?

“大爷爷,要不我用象踏决,试试?”

黄定坤在青铜器研究上颇有造诣,既然他主动提出要查看,沈默也就让他先尝试一番。

“这真是传说中的九鼎?”

“我也不确定。”

“历史上从没有人真正见过九鼎。”

“即便是在古代,也只有周天子能够亲眼见到九鼎,就连秦始皇也未曾得见。”

关于九鼎的传说,古来众多,几乎数不胜数。

可真正目睹过它们的人,却极其稀少。

“嗡——”

刚一施展象踏决,黄定坤便被九个鼎所传出的声波震撼,那种音律之浑厚,完全超出他的认知。

“这是我从未听过的青铜之音。”

“实在难以置信。”

眼前九鼎的表现,已经不是“神奇”两个字可以形容。

正,非常正!

它们发出的声音,沉稳有力,宛如九口巨大的编钟共鸣。

“此音得‘弦之调律,正音之准’。”

黄定坤骤然退出象踏决状态,眼中满是震惊。他指着那排鼎,急切地问张启山:“张大佛爷,请告诉我,这些鼎到底是用什么材料铸成的?”

“太标准了!”

这九个鼎简直像是突破了人类对音律的常规理解。

它们的音色仿佛是某种基准音,像是为后世所有礼器与乐器定调的参考。

“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黄定坤指着其中一个鼎,语气激动:“如果是真正的九鼎,距今已有三千八百年,怎可能毫无损耗?音准怎么可能如此稳定?”

即便是如今民国的仿制品,也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

要在铸造时精确控制重量、尺寸、形状和器型,使其发出九个对应且等分的音阶,这需要何种技术?

“这鼎是假的?”

“不。”

黄定坤声音微微颤抖,手指也在微微发抖:“不是假的,这些鼎确实是三千多年前所铸。新铸之物的内部气泡结构,绝不可能与岁月沉淀几千年的器物相同。”

“怎么会这样?”

“怎么会这样?”

黄定坤无法理解,也无法接受。

“请佛爷告知,”黄定坤语气恳切,“为何经历了三千年时光,这九鼎之间还能保持如此精准的音准?”

“可以。”张启山点头,“黄二爷,你可曾读过《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