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林有福家的小院已经挤得水泄不通。连院墙上都坐满了人,小孩们甚至都趴在枣树上,他们眼巴巴望着被众星捧月的林有福,听他讲人代会上的见闻,商讨双泉村的发展计划。
“首先修通到县上的柏油路,然后建蔬菜大棚。”林有福翻开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前世九十年代成功的乡村发展案例。
“咱们村南山,可以种中药材。县医药公司包收购,比种粮食赚钱多了。”
村东头的刘老汉突然插话:“种什么药草?万一赔了咋办?还是种粮食保险!”
这老汉快八十岁了,种了一辈子的粮食,对年轻人的想法嗤之以鼻。前年他儿子多上了一袋化肥,差点被他打断了腿。
“党参……黄芪……甘草,我都打听好了。”
林有福不慌不忙又从文件袋抽出一份文件。
“这是县医药公司的意向书,只要种出来,按市场价上浮10%收购。”
他目光扫过刘老汉花白的头发:“刘叔要是不放心,可以先不种嘛。”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不知谁喊了句:“我们听有福的,人家是人大代表……”
“嘿……刘老汉种了一辈子地,到头来还是个泥腿子老农民!”又有人嘀咕了一句。
刘老汉顿时语塞,讪讪地蹲回墙角。
“我提议……咱们再成立一个合作社,搞一片蔬菜大棚种蔬菜!”林有福又补充了一句,他记得前世先种蔬菜大棚的人,都发了不小的财。
“可是我们村没有水啊!”梁援朝感叹。
“我们可以向县里申请资金,打一口机井用来灌溉!”
“机井?开啥玩笑,那咋办得到!”人群里有人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啪”林有福一拍桌子:“红旗渠知道不?林县人民把人工天河都开凿出来了,我们还挖不了一口机井?”
梁援朝也双手叉腰,怒骂道:“我看他娘的就是懒病犯了,要想富,先受苦。谁要是不想干,我现在就把名字记下来!”
大伙见林有福和梁援朝动了怒气,也不再说丧气的话。
夜深时分,送走了街坊邻居,林有福坐在炕上揉着发酸的膝盖。韩秀琴端来洗脚水,突然压低声音:“当家的,咱们村真的要搞乡村发展?”
“那还有假?县里魏书记说了,红头文件都下发了!”
“哦……”韩秀琴还是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