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听下去,他怕自己会控制不住,站起来指出这首歌的十七八个逻辑错误!
他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是纯粹的好奇和求知欲,用他那把能骗死人的小奶音,非常认真、非常严肃地问道:
“王老师,我们能不能讨论一下,这首歌的歌词是否存在逻辑错误?”
王老师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啊?”
逻辑错误?儿歌歌词?
她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周围有几个小朋友也停下了动作,好奇地看了过来。
林小一不给她反应的时间,继续一本正经地分析,语速平稳,条理清晰:
“您看,歌词里唱的是:‘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
他伸出自己的小手指,学着其他孩子的样子,一边“数”一边说:
“这里直接就从二跳到四,然后六、七、八。这显然是漏数了一、三、五。这种计数方式极不严谨,容易对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小朋友造成误导,让他们形成错误的计数观念。”
他顿了顿,甚至还举了个例子:
“比如,如果河里游过的不是鸭子,而是鱼。一个小朋友按照这首歌的方法去数:二四六七八……那他数出来的结果,和实际鱼的数量,能对得上吗?”
说完,他睁着那双“纯真无邪”的大眼睛,一脸“老师我说得对不对?我们是不是应该严肃探讨一下这个学术问题?”的表情,望着已经完全石化的王老师。
整个教室,陷入了一片死寂。
刚才还欢快无比的儿歌声消失了,只剩下林小一那清脆的、带着学术探讨意味的余音在回荡。
小朋友们虽然听不懂“逻辑错误”、“计数观念”这些词,但他们听明白了“数错了”和“漏掉了一三五”。几个反应快点的孩子,脸上露出了茫然和困惑的表情,看看自己的手指,又看看老师,仿佛在怀疑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