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资本青睐与未来蓝图

新产品引发的市场狂潮持续发酵,"奇点科技"这个名字不再仅仅局限于本地,开始在一些区域性的商业圈和科技媒体上崭露头角。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意想不到的关注和机遇,其中最为瞩目的,便是资本的青睐。

一天下午,周文斌接到了一个来自省城的电话,对方自称是"蓝海资本"的投资经理,表示对"奇点科技"的发展模式和创新产品非常感兴趣,希望能安排时间进行一场正式的拜访和洽谈。

"蓝海资本?"周文斌放下电话,有些难以置信地看向林小一,"小一老板,我听说过这家机构,在南方很有名,投资过好几家后来上市的大公司!他们……他们怎么会找到我们?"

林小一并不意外。在"龙宝3.0"和"奇点小课堂"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爆发力后,引起风险投资的注意是必然的。资本嗅觉最是灵敏,它们总是追逐着最具成长潜力的赛道和团队。

"这是个机会,也是个考验。"林小一平静地说,"安排他们下周过来吧。通知明哥,我们一起接待。"

消息很快在小小的核心团队内部传开。李明显得有些紧张,他习惯了和技术打交道,对于和西装革履的投资人谈判感到有些发怵。林大山则是既兴奋又忐忑,兴奋于公司被大资本看上,忐忑于不知该如何应对。

林小一组织了一次临时的内部会议。

"不用紧张。"他看着略显不安的众人,语气沉稳,"资本是助力,不是主宰。我们见投资人,不是为了卑躬屈膝地乞求资金,而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用他们的资金和资源,加速实现我们自己的蓝图。"

他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点:

明确自身价值: 我们有成熟且畅销的产品,有被市场验证的创新能力,有清晰的品牌定位,有稳定的供应链和初具规模的渠道。这是我们谈判的底气。

规划未来愿景: 我们需要向资本展示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成绩,更是未来的巨大想象空间。研发中心、全国市场、产品矩阵、技术壁垒……

设定融资底线: 我们愿意出让多少股份?需要多少资金?这些资金的具体用途是什么?估值预期是多少?必须心中有数。

保持控制权: 这是底线。无论融资多少,公司的控制权和战略方向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