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校园竞赛与商业暗礁

林小一那句“关键战术分析或对手数据支持”的话,起初并未在班级里掀起太大波澜,大多数同学只当是他这个“异类”为了挽回面子而说的场面话。陈锋和几个篮球队的男生更是嗤之以鼻,认为一个八岁的小屁孩懂什么篮球战术。

然而,机会很快就不请自来。

市一中每年秋季的传统赛事——“新生杯”篮球赛即将开打。高一(一)班作为清北苗子班,学习成绩傲视群雄,但在体育方面却一直是“重在参与”的角色。陈锋带领的班级篮球队在最初的几场训练赛中磕磕绊绊,暴露出了配合生疏、战术单一、容易被对手看穿意图等问题。

就在陈锋为如何提升球队战斗力而焦头烂额时,一天放学后,他发现自己的课桌上多了一个没有署名的牛皮纸文件袋。他疑惑地打开,里面是几份打印整齐的分析报告。

一份是针对接下来小组赛第一个对手,高一(七)班(体育特长生较多)的详细分析:包括他们惯用的几种进攻发起模式、主要得分手的投篮热区(左侧中距离命中率远高于右侧)、防守时的轮转习惯和薄弱环节(底角三分防守经常漏人)……数据详实,甚至还配了简单的手绘跑位示意图。

另一份则是针对(一)班自身情况的评估和改进建议:指出了陈锋作为控卫传球选择有时过于冒险、内线球员挡拆后顺下不够坚决、以及全队退防速度慢等问题,并给出了几条简洁的应对战术调整建议。

报告的语言冷静、客观,全是干货,没有任何感情色彩。陈锋看得目瞪口呆,这些分析一针见血,直指要害,有些细节连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

“这……这是谁放的?”陈锋环顾四周,同学们大多已经离开。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教室后排那个空着的座位——林小一的位置。想起那天林小一说的话,一个难以置信的念头涌上心头。难道真的是他?他怎么可能有时间去看别的班训练?又怎么能分析得如此专业?

带着将信将疑的态度,陈锋在接下来的训练中,尝试着按照报告中的建议调整了防守策略,并重点演练了针对(七)班弱点的几种进攻套路。

几天后,小组赛第一场,(一)班对阵(七)班。赛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一)班凶多吉少。然而,比赛过程却让人大跌眼镜。(一)班的防守极有针对性地切断了(七)班的惯用传球路线,迫使他们的核心得分手在不适应的区域出手,命中率大跌。而(一)班的进攻则频频利用对方底角防守的漏洞,由射手命中空位三分。

最终,(一)班竟以微弱优势爆冷战胜了(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