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言从身后拿出一本厚厚的习题集,翻到某一页,指着一道极其复杂的组合数学问题:“这道题,我用了三种方法,都卡在了最后一步。听说你思路清奇,想请教一下。”
他的语气与其说是请教,不如说是一种试探和挑战。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这是……学霸之间的对决?
林小一看了看那道题,确实很有难度,涉及了深刻的组合设计和数论知识。他略微思考了不到一分钟,然后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连串简洁而优美的符号和推导。
他没有完全给出答案,而是写出了一个关键的不等式变换和构造思路,这个思路如同利刃,瞬间劈开了问题的核心迷雾。
“从这个方向入手,引入模运算的性质,剩下的证明应该就顺畅了。”林小一将草稿纸推回顾言面前。
顾言紧紧盯着那几行推导,瞳孔微微收缩,脸上闪过震惊、恍然,最后归于一种复杂的沉寂。他沉默了近一分钟,才深吸一口气,低声说了句:“……受教了。”然后拿起习题集,转身离开了,背影显得有些落寞,又有些兴奋。
周围的同学看得目瞪口呆。他们虽然看不懂具体过程,但顾言的反应已经说明了一切。林小一用绝对的实力,轻描淡写地化解了一次无声的挑战,也再次巩固了他在班级学术领域无可撼动的地位。
苏晚晴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弯了弯。她发现,林小一处理问题的方式总是如此直接而高效,无论是在商场还是校园,他都用一种近乎本质的智慧,清晰地划定了自己的边界,并展现着不容置疑的价值。
校园里的数学小插曲并未分散林小一的精力。他的心思,更多地系于那枚正在遥远晶圆厂里经历光刻与蚀刻的、承载着“天工”项目希望的“轻量级定制芯片”上。
几天后,一个深夜,林小一的加密手机响了,是李明打来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和颤抖:
“小一……芯片……第一次流片……初步功能测试……通过了!”
饶是以林小一的沉稳,此刻心中也仿佛有一块巨石落地,随之涌起的是巨大的喜悦和更强烈的期待。
破晓的第一缕曙光,终于刺穿了黑暗。
“天工”项目,迎来了最关键的技术突破。接下来,将是与时间赛跑的封装、测试和整机集成。与国际巨头“未来电子”的正面对决,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而林小一,这个手握破晓之光的高中生,即将引领他的“奇点科技”,冲向那片未知而充满挑战的广阔天地。